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试行)》的通知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知道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认识国家干预经济是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

3、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了解战后美国等国家经济发展新变化的具体表现

2、归纳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

2、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3、说出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影响

4、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说出“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2、理解“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并准确把握三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改革的侧重点

2、分析改革失败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专题8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内容

2、归纳分析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讲述欧洲联盟形成和扩大的基本历程

2、知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建立的史实

3、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1、了解关税贸易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变化

2、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

4、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2、了解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趋势及原因

3、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历史(Ⅲ) 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说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简述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3.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说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2.简述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说出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2.概括理学的核心内容

3.说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列举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张

2.简述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概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概述中国古代的重大科技成就

2.分析说明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2.了解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及著名书法家

3.说出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及代表作家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1.简述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2.说出中国古代戏剧的艺术成就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内容目标

考试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思想的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了解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主要活动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分析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作用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

2.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专题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内容目标

考试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1.简述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理解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4.理解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1.概述“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

2.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专题5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列举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和“银河”系列计算机等新中国主要科技成就

2.分析理解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1.知道“双百”方针的内容

2.了解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的曲折历程

3.理解贯彻执行“双百”方针的重要意义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了解建国后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1.知道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

2.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

3.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说出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

2.了解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3.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专题7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

2.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1.简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知道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3.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1.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的主要内容

2.认识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知道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的出现

2.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2.分析理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1.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2.理解19世纪以来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了解影视艺术包括电影、电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2.理解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③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初步具有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意识,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Ⅱ、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间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卷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比例
  必修(Ⅰ)约占40%,必修(Ⅱ)约占30%,必修(Ⅲ)约占30%。
  2.试题题型比例
  选择题占50%,非选择题占50%。
  3.试题难易比例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难度分布的设计,一般为:7:2:1。即:容易题约70%,稍难题约20%,较难题约10%。
  全卷平均难度为0.75-0.80之间。

  山西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Ⅰ、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重视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必修课程思想政治1至4中所学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其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掌握程度;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发现、分析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和发展状况。“考核目标”即考试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考试要求
  考核目标

 


  知
  识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3、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5、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
  6、了解一年间(上年5月至当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基本理解和初步掌握必修课程思想政治课1-4中规定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一些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理解和掌握必修课程思想政治1-4中规定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深刻理解和系统掌握必修课程思想政治1-4中规定的基本概念、观点及其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科学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能
  力


  1、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2、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
  3、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
  4、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5、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6、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社会生活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观察、分析、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社会生活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具有初步的研究探索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指导自己学习生活,并能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参与社会生活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竞争合作能力,收集应用信息能力,具有较高的研究探索能力,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指导自己理性生活,并能观察、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情
  感
  、
  态
  度
  、
  价值观


  1、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3、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4、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
  5、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6、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7、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自主、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自主、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初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自主、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自觉践行。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教材。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我省《山西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以必修课程思想政治1至4的内容目标为基本范围。“考试内容”即《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试内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即我省《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中规定的“学习要求”)。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一)

 

1.1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2.了解:纸币、外汇、汇率的含义;

3.了解:纸币的流通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5.理解:货币的本质与基本职能。

6.运用:了解常见信用工具的用途,正确使用常见信用工具;

7.践行:正确对待金钱。

1.2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

2.理解:供求影响价格。

3.理解:价值决定价格。

4.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5.运用:价格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1.3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了解:消费的类型和结构;

2.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

3.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4.运用: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及其原因;

5.践行: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消费者。

(二)

 

2.4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及主要种类。

2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3理解:几种主要投资方式及其特点。

4践行:树立理财观念,帮助家庭制订一项理财方案。

2.5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1.了解:企业的含义及所有制类型;

2.了解:公司的含义、类型和组织机构。

3.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4.理解:企业破产、兼并的原因及意义。

2.6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择业观。

1了解:我国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2了解:就业、自主创业需要的基本素质。

3理解:就业对生产发展和劳动者自身的意义。

4理解: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5.践行:以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指导,初步设计自己的就业、择业方向。

(三)

 

3.7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理解:实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原因及作用;

2.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理解: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效率与公平并重”。

4.理解: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5.运用:解析我国社会收入分配中的有关经济现象。

3.8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和来源;

2.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3.了解:财政收人与支出的关系;

4.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5.运用:我国财政的作用。

3.9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了解: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税收的种类;

3.理解: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4.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和联系;

5.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6.践行: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

 

(四)

 

 

 

 

 

 

 

 

(四)

 

4.10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1.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2.了解: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3.了解:社会信用制度的主要内容;

4.理解: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及局限性;

5.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6.践行:以诚信为本做人。

4.11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1.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

3.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4.12列举实例,阐释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

3.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及其原因和意义;

4.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5.运用:根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相关经济现象;

6.运用: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不同作用。

4.13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

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理解: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4.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

5.运用:用科学发展观评价具体案例。

4.14评述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及其影响;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原则;

3.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

4.理解: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5.运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一)

 

1.1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1.了解: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3.理解: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4.运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5.践行: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2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1.了解:我国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等选举方式的特点。

2.理解: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意义和正确态度。

1.3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1.了解: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和方式。

2.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和价值。

3.理解:公民要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4.践行:通过合法渠道和方式,正确行使监督权。

1.4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1.了解: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2.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3.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方式及意义。

4.践行:主动参与民主决策过程,在实践中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二)

2.5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说明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1.了解:我国政府部门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与方式。

2.了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3.理解:我国政府担负的主要职能。

4.理解:我国政府的作用。

5.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与意义。

6.运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6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1.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2.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3.理解:“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

4.理解: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5.践行:对政府权力实施监督。

(三)

 

3.7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了解: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

2.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任期、权利和义务。

3.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

4.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最大特点。

5.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6.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7.理解:我国的国体、政体及其关系。

8.理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9.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0.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1.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8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了解: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及参政权。

2.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3.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4.理解: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的联系。

5.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6.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7.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8.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3.9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

3.理解: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3.10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

1.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

3.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4.了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6.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7.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8.运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3.11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3.运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四)

 

 

 

4.12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1.了解:国际社会的构成。

2.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了解:国际组织的类型和作用。

4.理解: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5.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6.运用: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13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1.了解: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

2.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其他重要影响因素。

3.运用:在国际关系中,我们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4.14引述有关资料,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展示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阐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2.了解:外交政策的含义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

3.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理解:当代国际竞争的特点。

5.理解:中国政府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6.理解:我国国家性质、国家利益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关系。

7.理解:我国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

8.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一)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了解:文化形式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

2.了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3.理解:文化的内涵。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1.理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2.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生产方式)相互交融(影响)。

3.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4.运用:文化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1.理解:优秀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

2.践行: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积极影响。

(二)

 

2.4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1.了解: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民族性的表现。

2.理解: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复杂影响。

3.践行:鉴别传统文化,自觉吸收精华、抛弃糟粕。

2.5 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1.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理解:文化发展与继承、创新的关系。

3.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4.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5.运用:吸收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6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1.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3.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4.践行:尊重文化多样性,平等对待不同民族文化。

2.7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1.了解: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国际文化交流。

2.运用:吸收外来文化(文化交融)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3.践行:鉴别外来文化,自觉吸收精华或抛弃糟粕。

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1.了解: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2.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

3.理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深刻影响。

4.践行:利用多种媒体,改进学习方式,接受优秀文化。

 

 

 

 

 

(三)

 

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1.了解:中华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理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1.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和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

3.践行: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

3.11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表现和作用。

2.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理解:当代中国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4.践行: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学习和实践。

(四)

 

4.12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了解: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了解: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表现及存在原因。

3.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

4.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

5.践行:主动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消极影响。

4.13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追寻先进文化的历程

2.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了解: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要求,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要求。

4.理解: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5.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6.理解: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践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1.了解: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2.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3.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4.理解: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5.践行: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一)

 

1.1思考日常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1.了解:哲学、世界观

2.理解:学习哲学对于开启人的智慧的意义

3.理解: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的关系

4.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5.运用:分析生活实际,思考其中蕴涵的哲理。

6.践行:用哲理指导生活

1.2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1.了解:不同的世界观形成不同的哲学

2.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3.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及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4.运用:判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践行: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1.3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理解: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生,从中把握与时俱进的内涵

4.运用: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5.践行:与时俱进,改进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二)

 

2.4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1.了解:物质、运动、规律、实事求是

2.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5.运用: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6.践行:从个人实际出发,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改进自己的学习

2.5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1.了解:意识、主观能动性

2.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理解:物质决定意识

4.理解: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5.运用: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6.践行:在生活和学习中,尊重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6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1.了解:实践、认识、真理

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4.理解: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运用: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6.运用: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7践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

(三)

 

3.7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1.了解:联系

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3.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5.践行: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3.8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了解:发展、量变、质变

2.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3.理解:发展的实质,发展和运动变化的区分

4.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5.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践行: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或事物。

3.9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1.了解:矛盾、对立、统一

2.理解: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4.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5.运用: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

6.运用: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7.践行:在生活学习中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0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1.了解:批判性思维

2.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3.理解: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4.理解: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5.运用: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6.践行:在学习中敢于怀疑,不唯书,不迷信权威。

(四)

 

4.11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1.了解:价值、价值观

2.理解: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3.理解:影响价值判断的因素

4.理解:价值判断的意义

5.运用:分析行为选择中的价值判断的作用

6.践行: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选择

4.12 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2.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5.运用: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相关问题

6.践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发展

4.13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了解: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

2.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理解: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运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运用:说明在价值冲突时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6.践行:在学习生活中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汲取别人成功的经验。

4.14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1.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2.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

3.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4.践行: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