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自然法思想的起源和它的形而上学本性

  

  Nomos本义是指风俗习惯,在荷马史诗中并没有出现nomos,在荷马史诗之后的年代,赫西奥德的作品中出现了nomos一词,他的动词词根是nemo,意指分配,这个词除了习惯的意思外,还有多种含义,其最为核心和统一的含义是测量,音乐韵律的测量、土地的测量;或者分配,按照人们可以接受的比例进行规划。这时还没有制定法的含义,最初的制定法是德拉古和梭伦的立法,并不叫nomoi,而是被称之为thesmoi,这个词和themis一样,来源于tithemi。[13]在国家产生之前,Nomos一词本来是指人们在社会共同体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没有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的区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靠风俗习惯(未成文法)来调节的。在希腊城邦国家形成以后,产生了人制定的法律(nomos),不过当时还没有分清法律同风俗习惯、未成文法(习惯法)的区别,仍用nomos来称呼。后来希腊和波斯之间以及希腊城邦之间缔结的协议和条约也叫nomos。


  

  一开始,希腊思想家们并没有将nomos(法律)和physis(指以靠自己的力量而成长的东西,即天生的,自然而然的)区分开来思考,没有人和社会以及一切社会生活准则和自然的领域的区别,与physis对立的是technastos(制造出来的,人工制造的)。在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可以看到,nomos不仅在人间而且在神的世界和人神之间都起主宰作用,被认为是奥林匹斯山众神之首宙斯颁布的。只有到了后来,随着各民族之间交流的增多,社会的变化,人们才逐渐的认识到了nomos和physis之间的区别,[14]认识到了nomos是人们约定的或制定的,不是自然本性形成的。


  

  到了智者时代,智者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赞成nomos,一派反对nomos。赞成nomos一派中,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格拉篇》中,柏拉图笔下的普罗泰格拉将赞成nomos的根据建立在神之上,认为nomos和正义是一致的,都是宙斯给予的,而按照physis(人的本性),人为了生存必须联合,但联合在一起时却又相互残杀。克里底亚认为physis和个人的品性(tropos),它是nomos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有了良好的品性才有好的nomos,不过有了良好的品性、physis,还需要学习和训练。[15]


  

  Nomos的反对者中比较著名的是安提丰,他认为法律条文是人为制定的,协议达成的,不是自然而然形成,而依据physis的条例是自然的应该如此的,不是人为的,法律所确认的许多正义行为是违背自然的。他将physis看做不仅是自然而然的、必然如此的、本性如此的,而且是真实的(aletheia,reality)、正义的,nomos是人为约定的意见(doxa),不一定是正义的。卡里克勒则认为nomos是多数弱者为自己的利益制定的,为的是防止强者超过他们。Physis则是让强者超过弱者,应该制定符合physis的nomos。[16]


  

  从physis和nomos的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希腊的思想家们已经从作为万事万物的physis(自然,本性)中区分出了人的physis(自然,本性),在思考万事万物统一的physis的同时,已经开始思考人的physis(自然,本性),这时对physis和nomos的思考是建立在对正义和arete(品性)和physis、nomos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之上的。来自早些时候的正义观念起着核心的作用,人们讨论的核心是:到底是physis代表了正义,还是nomos代表了正义。赞成nomos的人认为自相残杀、欲望和犯罪倾向看做是人的physis,将人的physis(自然,本性)看做是非正义的,而nomos是代表正义的,用现代人的话讲大概他们是认识到了(法律)对人的恶的一方面的约束作用。反对nomos的人则将人的physis(本性)看做是好的、善的。反对physis,支持nomos的人的思想也有着重要的形而上学意义,只是对于physis的理解不同而已,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看到的是人的本性中的恶的哪一方面,主张用nomos约束physis,也是主张用善约束恶,用理性统治感性,理性像后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认为的那样才是人的”本性“。


  

  在赞成和反对nomos的人中,反对nomos的人对后来思想的发展意义更大一些,他们不再把正义的根据诉诸神,而是physis(自然),nomos里确定的正义不一定是正义,只有符合physis的正义和nomos才是真正的正义。这样来自早些时候的对dike形而上学奠基就由神的奠基变成了自然的奠基,对nomos的形而上学奠基也由神的奠基变成了自然的奠基。不过,在思想家们仔细的对自然进行思索以后,神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神被理性化了,又出现了对神的形而上学奠基的回归。


  

  这样古希腊的智者们就开启了对人的本性(physis,自然)认识之门,后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以后的思想家们都思考这个问题,并且越来越精致。[17]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