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当前宪法史研究三大范式的反思

  

  通过上述基本框架,可以展现出在宪法史领域中的概念史研究的基本设想。要实现这一设想,显然需要宪法史研究者们组织一项规模巨大的学术工程,即宪法领域的概念史研究,其目的是追溯宪法领域诸基本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项工程可以分为三大时间段展开:一是1908至1927年之间的立宪活动,主要关注《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的立宪记录;二是1927年至1949年之间的立宪活动,主要关注《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和《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的立宪记录;三是1949年至今的立宪活动,主要关注建国初期三个宪法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历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立宪记录。显然,对于当代中国宪法学最有意义的是新中国以来的宪法史,其不仅能够廓清当代宪法领域诸概念的来龙去脉,同时为宪法解释提供“原初意图”的解读。这种以概念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给宪法史研究所带来的冲击力主要在于其通过概念来分析立宪运动,展现出立宪过程中不同人物、不同阶层对立宪活动的认知。当然,这并不是说概念史范式能够替代思潮史、文本史和学说史三种范式,毋宁是对后三种范式的综合。


  

  四、结语


  

  笔者对上述三种模式的概括,目的是希望厘清宪法史研究中存在的诸多歧路。事实上,宪法史研究中的种种困境亦是法律史所面临的问题。为了展现法学者的品格,无论是宪法史还是其他法律史,均应回归于与法律文本最近的场域:立法活动;同时,又不固步自封,充分借鉴史学的研究方法,展开与史学的对话。只有这样,宪法史研究才更有生命力,更吸引人们去关注它,理解它。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笔者实际上亦参与了上述文本史范式的有关写作,本文亦可视为对“昨日之我”之反思,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通过一个概念来展示这种概念史研究设想。


【作者简介】
钱宁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释】王人博教授以往关于近代中国宪政思想史的代表性著作有:《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而金观涛、刘青峰以往关于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代表性著作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该书以《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为名于2011年1月由法律出版社再版)、《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1840 ~1956)》(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该书以《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于2011年1月由法律出版社再版)、《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立宪评论丛书共出版四卷。参见周叶中、江国华主编:《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从工具选择到价值认同—民国立宪评论》、《自下而上的立宪尝试—省宪评论》和《在曲折中前进—中国社会主义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该项目目前正在研究过程之中,但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三组文章。第一组文章于2008年发表在《法学家》第4期上,分别是卞修全的《君宪、共和之争与近代中国的宪政历程》、马小红的《试论“传统”中国宪政发展中的失落》、马岭的《君权从哪里开始让步?—来自<钦定宪法大纲>的启示》、上官丕亮的《值得重温的两种立宪主义学说》、曲相菲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权语词在中国的使用》、郑磊的《清末与民国时期宪法学方法论运用状况考察》。第二组文章于2009年发表在《山东社会科学》第4期上,分别是韩大元的《中国宪法学说史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义》、秦强的《中国宪法学说研究中的中国面向》、诸宸舸的《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的难题与对策》、范毅的《论我国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宪法学说》。第三组文章于2009年发表在《山东社会科学》第5期上,分别是刘伟、范进学的《美国宪法理论在中国的最初传播》、王贵松的《日本宪法学在清末的输入》、李忠夏的《百年前德国宪法现实—1908年“每日电报”门事件引发的宪法问题》、李晓兵的《法国宪法学说对中国宪法的影响—以人民主权和分权学说为中心》、王德志的《论梁启超的宪政学说》。
这种归纳可能存在以偏概全之弊端,一方面有关宪法史研究的作者并非局限于上述三者,另一方面其他研究者是否可以另成一种范式亦未可知。笔者认为,如果仔细辨析围绕近现代中国宪政史专著,传统研究方法均偏重于文本评述,而思想史和学说史却是两种较新的范式。
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代序第10页。
同前注,王人博书,修订说明。
同上注,第1页。
王人博等:《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同上注,第7页。
同上注,第6页。
如郭宝平、朱国斌的《探寻宪政之路—从现代化的视角检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宪政试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其他的著作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周叶中、江国华主编:《从工具选择到价值认同—民国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6页。
韩大元:《中国宪法学说史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韩大元:《中国宪法学说史的概念与学术传统》,《求是学刊》2011年第1期。
韩大元:《宪法学的未来发展》,《检察日报》2010年9月9日第3版。
王勇:《晚清立宪与近代政治观念嬗变的基础性思维—兼从金观涛、王人博近著评晚清宪政史现状》,《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6期。
同前注,韩大元文。
同前注,韩大元文。
诸宸舸:《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的难题与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海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参见汉斯·恩里克·鲍德克:《概念·意义·话语:重新思考“概念史”》,载伊安·汉普歇尔-蒙克主编:《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梅尔文·里克特:《政治和社会概念史研究》,张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0页。
参见钱宁峰:《现念史抑或概念史—评<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学术界》2011年第4期。
同前注,伊安·汉普歇尔-蒙克主编书,第78页。
同前注,梅尔文·里克特书,第50页。
参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89 ~ 490页。
同前注,梅尔文·里克特书,第53页。
同前注,金观涛、刘青峰书,第474页。
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3页。
参见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参见韩大元编:《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张庆福、韩大元主编:《1954年宪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同前注
同前注,伊安·汉普歇尔-蒙克主编书,第95~96页。
同前注,金观涛、刘青峰书,第6页。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