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翟翌(1983.12—),男,广西河池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学理论。
【注释】本文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09&ZD007)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的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参见刘晶晶.地震预中国人如影随形.中国国家地理,2008(6):124-125.
自有史记载以来,北京地区曾遭受有感地震592次(到1957年 3月 4日止),其中Ms≥7有67次(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止。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已发布的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包括: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
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核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1}刘恒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
{2}向佐群.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6
{3}汶川地震威力大 灾区政府办公大楼遭重创[DB/OL]. http://news.sohu.com/20080517/n256910877.shtml. 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5月23日。
{4}陈颙,刘杰.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1995,4(2):20-29.
{5}陈颙,陈运泰,张国民,高建国,吴忠良,申旭辉.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大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对策[J].灾害学,2005(1),1.
{6}时振梁,曹学锋,闫秀杰.中国城市地震研究概述[J].中国地震,2002,18(4):365-370.
{7}何宏林,闵伟,原口强.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破裂带的大地切片实验研究[J].地震地质2008(3):289.
{8}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15.
{9}傅思明主编.
突发事件应对法与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4.153.
{10}傅思明主编.
突发事件应对法与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6.
{11}龙希成. 刘国华:灾备管理应成为国家战略[N]. 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7月/4日/第A08版
{12}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85.
{13}谢志勇、于鹏编著.信息安全立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41—146.
{14}赛迪顾问管理与信息化咨询事业部,邱世明.浅谈:中国灾难备份外包的现状与趋势[DB/OL].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6/0531/A20060531536963.shtml. 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5月25日.
{15}蒋坡主编.国际信息政策法律比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85.
{16}韩大元、莫于川主编.应急法制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0.
{17}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5.
{18}莫于川.行政公开法制与服务性政府建设[J].法学杂志2009(4):53.
{19}李竹.国家安全立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8.
{20}章剑生.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412.
{21}胡建淼.行政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84.
{22}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