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论
从以上印度最高法院对宪法修正案的合宪性的审查历史来看,最高法院基于程序理由而对宪法修正案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的案件并不多,究其原因:首先,可能是因为宪法第368条对于修宪权是否存在界限未曾具文,而系争的宪法修正案多数旨在剥夺或者克减人民的基本权利,或者限制法院的司法审查的权限,而这会在法官中产生一种“可获式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s)”[29]从而导致其认知的偏差(Cognitive biases),使之围绕实体性问题,即修宪权是否存在界限、其界限如何而进行法律论辩,而忽视与修宪权的界限可能具有同等重要性的问题——即议会在行使修宪权时程序本身是否存在瑕疵,这种瑕疵是否足以导致宪法修正案的无效;其次,由于最高法院在行使司法审查时本身就扮演一定的政策制定者的角色,且其法官中有一部分在就任大法官之前乃是检察总长或者邦总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最高法院的司法能动主义,积极地参与政策的形成,所以,在其判决中更倾向于就实体问题作出判断;再者,印度宪法所规定的修宪程序刚性本就不强,这使得议会中的多数党很容易就能达到修宪的目的,无需在程序上作文章。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就宪法修正程序的有关规定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两种主张:一是主张应当严格执行宪法有关修宪程序的规定,只要存在违宪情形即应宣告其违宪无效;但与之相对的则,主张进一步将修宪程序进行分割,即一旦有权机关之修宪程序违反的程序,依照宪法本身的目的和规定,体现了重要的宪法价值,如人权保障价值,或者重要的宪法原则,如人民主权、分权原则和联邦主义之时,则应当宣布其违宪无效;但是倘若其所违反的程序并非具有重大的宪法上价值,则违宪审查机关应当对其它机关予以充分尊重,保持司法节制。[30]在此问题上,宜采后者,一方面因为有些程序规定可能是议会的内部程序规定,并不具有实体性价值,其不至于对宪法、宪法修正案或者修宪机关的权威造成巨大影响,或者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因为宪法的修正乃是一民主的过程,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民的意志且,其内容多涉及国家根本问题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对于其,司法机关宜抱持审慎的态度,并保持司法谦抑;再一方面,则由于宪法的修正具有一般需要支出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耗费甚巨,苟非存在存在重大明显瑕疵,并且对对宪法、修宪机关的权威和运行造成严重损害,亦不可轻易推翻。在这一点上印度最高法院虽然未直接表明其态度,但是其所采取的裁定后向适用原则(Doctrine of prospective overruling)则表明无疑其乃是服膺这一见解的。
【作者简介】
柳建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比较
宪法研究所秘书长,法学博士。
【注释】作者特别感谢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教授、印度西孟加拉邦国立法科大学M. P. Singh教授的指导。同时并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若无“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金出【2007】3020)的资助,作者亦不可能完成该论文。
参见林永谋大法官之“部分协同意见书”,中国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会议解释”释字第499号。
参见中国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会议解释”释字第499号。
Referred to M. P. Jain & S. N. Jain,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ve Law, Vol. 1, New Delhi·Agra·Nagpur: Wadhwa and Company(2007)(6), p.158.
Referred to Britt v. Buckimhanshire CC, 2 All ER 175 (CA); 1 QB 77, in B. C. Sarma, The Law of Ultra Vires, Kolkata & New Delhi: Eastern Law House(2004), p.12.
参见中国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会议解释”释字第342号。
Referred to AIR 1951 SC 458; 1952 SCR 89, in O. P. Arora (ed.), 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 Vol. 4, Madras: Madras Law Journal Office (1998), p.420.应当注意的是,此处所谓的不完全的规定与Hans Kelsen之谓“incomplete code”并不完全一致。Hans Kelsen认为法律本质在于强制性(Coercion),即违反此类规定会导致惩罚(Sanction),故一个完全的规定必然包种惩罚性条款。就此而言,缺乏强制性规定之条文不能认为其乃所谓“法律”。不过,程序性条款虽然没有强制性规定,但是由于完全条款之实施有赖于不完全条款的规定,故而其仍为法律,只不过乃是不全完法条。Referred to Hans Kelsen, Law and Peace,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2), p.19~20.至于本文意义上的完全法条和不完全法条的区分,可参见【德】卡尔·拉伦茨着:《法学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2~144页。
Referred to Kesavananda Bharati v. State of Punjab, (1973) 4 SCC 262.
Referred to Sunder Raman, Amending Power under 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 A Political-legal Study, Calcutta & New Delhi: Eastern Law House (1990), p. 56; Durga Das Basu, Constitutional Law of India, New Delhi: Prentice Hall of India (1998)(7), p471.
Referred to Durga Das Basu, Shorter the Constitution, New Delhi: Wadhwa and Company Law Publishers (2002)(13), P.1648~49.
Referred to Hans Kelsen, Law and Pea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2), p.30.
H. L. 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2), p.69.
Referred to C. Sarma, The Law of Ultra Vires, Kolkata & New Delhi: Eastern Law House(2004), p.12.
1971年
宪法第24修正案增加了有关条款,故其第
3条规定将原来的第一款挪为第二款。
1971年
宪法第24修正案修改为“it shall be presented to the President who shall give his assent to the Bill and thereupon”。
1971年
宪法第24修正案第3款将之改为第2款,在此之前,
宪法仅有该款规定。
此处对
宪法该条文的表述作了适当的调整,原文为“…and when the Bill is passed in each House by a majority of the membership of that House and by a majority of not less than two-thirds of that House present and voting…”,若以中文直译,则为“当该法律案由各该院以其所有议员的多数,且以其所有议员的2/3以上多数出席并投票批准后”,在逻辑上则未免颠倒先后顺序之嫌。
1971年
宪法第24修正案第3款对该部分文字进行了修正,原文为:“……,应呈总统批准,在总统批准之后,
宪法乃依该
宪法修正法律案规定修正之。”
关于第三阶段是否为生效阶段?印度最高法院在Waman Rao案中对“受修正(stand amended)”与“生效(come into force)”作了区分,最高法院在A. K. Roy案判决中指出,
宪法修正案在总统签署仍然需要在政府公报上予以公告,故此仅能谓乃其中之一步。
Referred to M. P. Jain & S. N. Jain,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ve Law, Vol. 1, New Delhi·Agra·Nagpur: Wadhwa and Company(2007)(6), p.158.
应注意的这里强调的仍只是形式意义上的文本的修正,并未产生实际的效力。即使总统签署了(
宪法修正)法律案,其尚须以政府公报予以公告方能正是生效。这在此前的A. K. Roy案判决中已有详论,不赘。至于在总统签署签署(
宪法修正)法律案后至公告前这一段时间,如何适用
宪法的问题,印度
宪法并未作明确的规定,而就笔者目前的阅读范围而言,亦未发现印度宪法学者对于此问题进行探讨的。似乎可以认为,在(
宪法修正)法律案公告之前,仍应援用修正前的
宪法条文,理由有二:一方面未经公告的(
宪法修正)法律案不具有法律效力,故就实质意义上讲,
宪法并未受的修正,虽然
宪法文本上依照
宪法第
368条已有变更;二、如果肯认在总统签署之后,则
宪法文本的形式上的修正亦导致对其实质性的修正,那么,一方面无疑等于肯认未经公告而
宪法即受修正,则违背法治的根本精神,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
宪法适用上的真空期,从而导致
宪法机制的运作在某些领域和时期出现中断,破坏
宪法的连续性。
1952 SCR 99~100.
Sankari Prasad v. Union of India, 1952 SCR 89.
Constituent Assembly Debates, Vol. VII, p. 43~44, in M. P. Singh (Re.), V. N. Shukla’s Constitution of India, Lucknow: Eastern Book Company (2001)(10), p.882~83.
特别感谢陈后猛(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专业2007届硕士)的帮助。
Referred to D. J. De, 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 Hyderabad: Asian Law House (2005)(2), p.2968.
Referred to Smt. Indira Gandhi Nehru v. Raj Narain, MANU 1975 SC 0304.
Referred to Durga Das Basu, Constitutional Law of India, New Delhi: Prentice Hall of India (1998)(7), p471.
Referred to Frederick Schauer, Do Cases Make Bad Law?, 73 U. Chi. L. Rev. 894~896 (2006).
Referred to Premier of KwaZulu-Natal and Others v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and Others, 1996 (1) SA 769 (CC); 1995 (12) BCLR 1561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