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物权与知识产权在权利内容上具有相似性。物权与知识产权在权利内容上的相似性表现为:同物权制度中的所有权制度相比,知识产权在权利内容上所具有的控制、使用、收益、处分四大权能,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本质上是相同的。根据传统民法理论,所有权制度是物权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有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对其物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独立支配的权利。[4]所有权是一种独立的支配权。所有权人在实际行使所有权过程中,常常将其所有权的权能依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分离出去。正是通过这种权能的分离使所有权人的意志和利益得以实现。与所有权相比,知识产权也是一种独占的支配权。知识产权权利人得根据自己的意志,对权利的保护对象进行全面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如可以进行商业性利用,也可以不利用,可以用法律许可的任何一种方式利用,也可以进行处分。在这方面,物权与知识产权没有什么区别。除占有权的权能外,所有权还具备使用权和收益权权能,知识产权同样具备使用权和收益权权能。连最能决定所有物命运,最直接地反映了所有人对物的支配,一向被认为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和拥有所有权根本标志的处分权,知识产权也同样具备。知识产权的处分是指权利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置自己的知识产权的权利。这种处置包括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限制和从根本上消火自己的知识产权。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限制指将知识产权的部分或全部权能授予他人行使;如设定质权,许可他人使用。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可分地域行使的特点以使用方式的多样性,限制性处分表现是比物权更为复杂点而已。消灭知识产权指权利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消火自己的权利,消灭的方式包括转让和抛弃。由于知识产权可分地域取得,知识产权的限制和消灭都限制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即在一国转让或放弃一项权利,仅使权利人的该项权利在该国地域内消灭,并不导致权利人的该项权利在世界范围内的消灭。这和物权的处分权是有区别的,但它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形式上表现不同而已。
再次,物权与知识产权在权利客体上具有相似性。对物权与知识产权客体相似性的比较,是认识知识产权和物权相似性的核心和关键。本文认为,从理论基本上讲,物权的客体为“物”,知识产权的对象为 “知识”。而要谈这二者的相似性,应当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讲。其一、知识是否具有财产权的客体的一般属性呢?这是认识物权与知识产权客体的相似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实中,对 “知识”的支配不像对有形物的控制那样显而易见。由于“知识”的非物质性,权利人除非采取保密手段,否则无法对其进行实际支配,也难以避免其智力成果沦为公有财产的命运。而由于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使得保护创造性劳动成果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时,立法者就制定法律使得“知识”的创作人获得了对其知识的排他性专有权,并因此实现了知识权利人对其知识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一种观念上、法律上的控制,它体现为权利人可以依法对其知识进行使用、收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的非法侵害。知识虽然是人类意识的产物,但知识并不等同于人的意识,它是人们思想的外部表述、表达,而非思想本身,“知识”具有非人身性。而且,知识产权之为民事权利,源于知识是劳动的产品。而劳动产品只要投入市场,就会成为商品,是商品就会有使用价值与价值。同时,本文认为,由于知识的非物质性,知识必须依附于某种物,但是,把知识“固定”下来的物,只是人们借以认识和感知知识存在的“媒体”。也正因为知识是非物质的,不能直接为人们的感观所感知,因此必须借助某种“媒体”来为人们所认识,并起到公示作用。既然在理论上承认磁场、辐射、弱电流是不依赖仪器而独立存在的物,那表现知识的物所起的作用和那些仪器的作用是相同的,也就应当承认知识是不依赖于其载体而独立存在的。所以,总而言之,知识产权的对象——知识,是具有财产权客体的一般属性的。其二、知识与物是否具有相同的属性——独立性,单一性,特定性?知识产权的对象——知识之独立性,前文已经阐述过,在此不再赘述。同时,知识产权为支配权,对世权,具有绝对的效力。支配权是权利人得根据自己的意志,对权利上客体进行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对其权利客体(知识)可以自己利用,可以许可他人利用,可以自己不利用,也可以禁止他人利用,可以放弃权利,也可以转让权利。因此,要求知识产权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否则知识产权就无法行使。而且,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法定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和权利类型都作了严格的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只能对自己的知识享有权利,而不是对所有的知识享有权利。在知识产权的获得上,著作权人只有完成了一件作品,才能获得保护,并且依法具有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专利和商标的申请还必须遵循单一性原则,做到一事一申请。因此知识原则上应具有单一性。通过以上分析,知识产权的对象完全具有物权客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