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实施的概念、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分析 
  
  法律实施成为一个问题,从法律分类上看,主要存在于制定法中。习惯法几乎不存在法律实施的问题,因为它原本就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商业习惯中脱胎而来,人们会比较自然地遵从这些习惯法。判例法的实施,通常也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在有些情况下依判例法制作的判决或裁定也有一个执行的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以制定法为法律渊源、而又缺乏民主法治传统的国家,法律的实施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不守法?”、“为什么法律不起作用?”围绕这些问题,许多学者对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考察。[14] 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个人、体制、环境、法律本身等四个方面。
  1. 个人方面的因素,即行为受法律调整和负有执法、司法职责的个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水平及其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等综合素质水平。人们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懂法,是否具有积极、正确地守法、执法、司法的动机和愿望,能否积极、主动地用法、护法;一般来讲,人们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等综合素质与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成正比。
  2. 体制方面的因素,是指有关法律执行、适用、监督机关的组织、结构是否健全、合理、有效。健全包括人员、装备齐全,经费充足,法律设定的职责有特定的组织部门去完成;[15] 合理包括机构设置的职责、权限分工合理,没有互相矛盾或互相掣肘,作到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而不至于出现一方面人浮于事,另一方面工作无人去做的局面;有效意味着有效率,执法、司法机关掌握必要的权力及执法和司法手段,可以为执行、适用法律作出必要的、有权威、有约束力的决定。
  ⒊ 环境方面的因素,包括有关法律实施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包括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某一具体的经济制度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等。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是企业破产法、劳动法等法律实施的必要的经济环境。[16] 政治环境包括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内的阶级斗争、民族关系、其他社会矛盾、政治局势稳定与否和国际关系等。其中,执政党有关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于法律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7] 文化环境指有关法律实施的文化条件、社会氛围、社会舆论倾向,是否存在一种相信法律的权威、崇尚平等、公正、法治、尊重人权的社会风气。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人口、地理等自然条件。这些因素对法律实施具有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⒋ 法律本身的因素,包括法律内容方面的因素和法律形式方面的因素。法律内容方面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法律是否在本质上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趋势。法律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符合社会文明的发展趋势,是法律得到人们自觉拥护和遵守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是否合理、法律内容是否符合社会实际发展水平。法律形式方面的因素主要指立法质量。它在法律实施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明确、完整、和谐应当是立法质量的三个基本要求。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