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五)构建功能齐全的现代智能水务体系。
  1.构建三位一体、功能齐全的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完善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城市污水处理、城乡供水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信息系统,进一步扩展水土流失监控管理、水环境治理及水资源应用等系统功能。建设市级智能水务管理平台和区(市)县二级管理平台,完善全域覆盖的水务传感网络体系。建立移动式水务指挥系统,利用移动手持终端及时获取实时数据信息。
  2.推进水务信息观测采集网点向基层延伸。建设具有水情分析、决策支持、指挥调度、防汛会商等业务功能的信息系统,不断完善水务信息采集点建设。补充完善水情、雨情、工情监测点位,为防洪调度、灾情分析评估、城市防洪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建设地下水、地表水监测信息系统,增加水源地、取水口上游水资源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出入境水、取水口上游、地下水、河流重要控制断面水量水质等指标,加强水资源安全事故的预警预报。增加水土保持监测点,全方位监测水土流失数据,对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分布等信息进行存储、分析、管理,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信息保障。
  3.推进智能水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务信息安全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及法规,保障网络安全。健全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体系,确保智能水务系统正常运转。强化智能水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系统的不断升级完善。

专栏7  现代智能水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1. 灌区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

2.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新建370个监测站点,建设10套县级预警指挥系统。

3. 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水电站、水功能区、水源地及主要河流断面地表水监测;新建59个地下水监测站点。

4. 排水管网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管网系统及应急能力建设。

5. 水务信息安全保障工程。制定水务信息安全法规,建立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构建专业人才队伍。


  (六)构建高效集约的节约用水体系。
  1.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业节水,在平原浅丘区实施以渠道防渗为主的节水工程,在农业现代化园区、水利现代化示范区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措施,在山丘区推广膜下灌、小管出流等田间节水技术,新增节水灌面80万亩。大力推广农耕农艺节水措施和沃土栽培技术,广泛推行坡耕地改造、地膜秸秆覆盖等田间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选育和推广耐旱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节水、高效农作物,到“十二五”末,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着力推进工业节水,禁止扩建、新建不符合区域水资源条件的高耗水、高污染项目,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挖掘节水潜能。加强定额管理,强化用水计量器具使用,加大节水计量检测投入,推广中水回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深入推进城乡节水,加强节水器具和节水产品的推广,建设节水型社区。
  2.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按照我市污水处理回用规划,积极推进再生水厂建设,以已建和规划新建的污水处理厂为中心,布局一批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以需求和水质要求为依据建设再生水厂输配水系统。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及回用,不断提高城市再生水资源合理化利用水平。在绕城高速路500米控制绿带内建设环形生态圈,建立河湖-湿地-绿地联调模式。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区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40%以上。
  3.积极开发雨水利用模式。将雨水集蓄与防洪排涝相结合,开展河道蓄滞雨洪和汛期雨水蓄滞回补地下水工程;启动城市绿化利用雨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项目试点;推广以低势绿地、透水型铺装、屋顶绿化、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为代表的低冲击开发雨水利用设施,多渠道收集利用雨水。
  4.形成有利于节水的价格机制。严格执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严格水资源费使用管理;制订合理的水利工程供水和城市供水价格,利用价格杠杆引导节约用水,积极探索建立以节水为核心的阶梯水价形成机制。

专栏8  节约用水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1.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程。加强节水宣传和节水技术推广;在农业灌区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工程并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给予补助;对企业(单位)节水技术改造给予补助;对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给予奖励;建立健全节水制度。

2. 绕城水生态圈建设工程。建设污水厂出水经过绕城高速500米绿化控制带内的规划湿地系统,削减污染物后,湿地出水作为生态基流补充中心城区中小河道,满足环境用水需求。

3. 再生水工程。龙泉驿区陡沟河再生水工程(日供水14万吨),郫县合作再生水工程(日供水10万吨)等。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