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二、“十二五”水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水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1.水务工作在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中央、省、市都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将水利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基本方略和重点任务,为加快水务改革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2.水务工作在城市建设的本底和根基作用全面显现。我市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水作为“生态之基”,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心城区80公里环城绿廊的加快建设和天府新区“千米见水”等项目的加快实施,成都水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3.水务工作在新技术支撑下的创新动力不断增强。随着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水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成都水务将逐步实现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的系统化管理、自动化监测、实时化调度,水务工作的行政管理理念、效能管理水平、工程监管手段将得到全面提升,水务工作有望依托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二)水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1.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用水需求增长较快,供水设施亟待加快建设,尤其是天府新区的建设将带来用水需求的新增长。同时,中心城区和部分区(市)县城供水水源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备用应急水源建设十分紧迫。
  2.水环境综合治理任重道远。部分河道水质尚未达到水功能区水质要求,水环境治理紧迫性日益突出。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雨污分流整治工作仍需深化,县城、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还需进一步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全市污泥处置问题亟需加快解决。
  3.防洪除涝体系仍旧存在薄弱环节。城市应急排涝能力仍需提升,特别是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需要,平面排水方式需加快向立体排水方式转变,促进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的预测预报系统尚未实现市域全覆盖,城乡一体的防汛指挥系统尚需完善。
  4.水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市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水利建设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水务设施重建轻管的现象依然存在,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十二五”水务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按照全域灌溉理念,大力发展民生水务,深入实施全域灌溉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城乡一体防汛减灾、城乡居民饮水保障和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大提升工程”,全面开创兴水、供水、节水、净水、治水工作的新局面,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域灌溉的示范区,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提供坚实的水务保障。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水务综合保障体系。
  1.构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体系。新增蓄引提水能力6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47万亩,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达到9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高标准实现全域灌溉的各项指标。
  2.构建设施功能完善、雨洪调度顺畅、应急抢险高效的防汛安全体系。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达到规划的防洪排涝标准,主要江河堤防工程建设达标,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完成治理,新建堤防工程510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堤防长度230公里,使已建堤防工程总长度达到1700公里以上。初步建成全域覆盖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完成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市级防汛物资仓库建设任务。
  3.构建城乡一体的自来水供水保障体系。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城乡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民生水利成效更加显著。
  4.城乡水环境治理取得新突破。到2015年,中心城区、区(市)县城、乡镇(场镇)的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7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水质优良的水生态环境逐步显现。
  5.水资源管理得到全面落实。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率达40%,各项节水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水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