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目标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吸收中、西两种医学特长,发掘、整理、研究和阐释中医药学的经验真知和理论精华,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内涵建设为重点,通过中、西医的科学思维、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等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开拓创新,促进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流派。
(三)基本任务
进一步完善本市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行政、业务管理体制与机制,制订并实施鼓励和保障中西医结合工作有序开展的政策与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规划的制定,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著、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和管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教学基地;紧密围绕我国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的多层次、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为国计民生服务;针对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疑难疾病开展攻关,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技术标准规范与评价体系,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能力与效率;以病证结合为核心,充分利用以系统科学为特征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深入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促进学术创新。
二、加强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按照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原则,在区域卫生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制定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中西医结合门诊部的整合、新建、改建和迁建规划。探索制订中西医结合诊疗科目的设置标准;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设置中西医结合科;在二级综合医院数量较多的区县,进行综合医院改制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探索。
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依据长效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开展中西医结合医院评价(评审)试点工作。各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中提出的要求,以病人为中心,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工作绩效和确保医疗安全,加快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和内涵建设的水平。
鼓励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之间,以及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联合,在医疗保险、人才队伍、诊疗设备、临床成果和医院制剂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在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设立市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