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
全力加强社会建设。强化政治意识和首都意识,着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健全完善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建立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建设管理服务,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办事、坚持依靠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整合社会建设资源,创新社会建设投入机制,从解决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着手,全面推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积极推动“大民政”建设,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政策,加快慈善事业发展。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全面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促进各种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发展,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全面推动商务楼宇“五站合一”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管理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和服务基础。构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提高掌控社会管理的力度。根据社会需求,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落实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和社区“一刻钟服务圈”建设任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加强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水平。
确保首都安全稳定。健全安全稳定工作领导责任体系,完善考核评价、督促检查、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和落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和预警机制、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健全社会舆情收集反馈机制,推广信访代理制,推动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加强基层综治维稳力量建设,健全网格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强化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科技创安工程,扩大科技防控覆盖面,实现区县、部门、社会单位的技防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加大反恐防暴工作力度,提高应对处置群体性事件、涉外敏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监管措施,加大对消防、交通、建筑、危险化学品、高空作业、有限空间、地下空间、地铁、地下管线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管理,加强网络监管队伍建设和监管技术创新,确保信息安全,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六)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畅通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实现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从制度上保证首都科学发展政策的连续性。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基本政治制度保障。全面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和对台政策,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团结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各群众团体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对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完善基层社区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社区和村民自治水平,维护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组织动员基层群众参与首都科学发展。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首都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加快法治城市建设步伐。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强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以及城市管理、新农村建设、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立法,依法推动科学发展、保障人民权益。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大执法规范化、公开化、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七)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加快重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郊区农村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培养新型农民,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更多郊区农民成为有资产、有住房、有社保、有工作的新市民。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导,发展适宜产业,使新城建设与首都城市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期盼相符合,切实承担起疏解中心城功能的责任。进一步完善新城建设的体制机制,高标准做好新城规划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融资、行政审批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配置,加快商业、重大产业项目向新城布局,提升新城宜居宜业水平,形成与承载首都功能相配套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