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有序展开,进展较为顺利。
按照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各省(市)高度重视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普遍的做法是:从新课程培训者培训入手,切实抓好新课程的通识性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新教材适应性培训。坚持“整体规划,分年实施、先骨干,后全员,先实验区教师,后全体教师,分级培训,统一管理”的思路,新课程培训进展比较顺利。如,江西省目前全省新课程师资培训已完成48404人,保证了每位教师上岗前都能及时接受一轮培训;安徽省把省级骨干培训者和新课程实验区骨干教师培训作为重点,目前已培训骨干培训者1000余人,骨干教师1.3万人,有力带动了实验区教师的上岗前的培训;山东省在新课程培训中,注重理顺培训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抓好新课程培训者和骨干教师的同时,还对全省教师进修院校校长和各市教育局师范科长进行了新课程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
首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是制约各地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各省尚未普遍建立持续稳定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有些省甚至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经费至今尚未落实,在少数地区继续教育经费“零运转”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教师个人负担培训费用过多;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独立设置的省级教育学院普遍感到前途未卜,有些培训机构并入到有关高等学校后,还需进一步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尤其是县级培训机构功能需要拓展,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亟待加强。
2、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学历提高培训需要加强管理。
山东、甘肃、吉林、陕西和海南等省反映,教师继续教育不同程度的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尤其是对教师计算机、外语等培训方面多头要求,重复培训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师继续教育统一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另外,在职教师提高学历的培训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所学非所教,各种渠道学历提高培训政出多门、要求不统一、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
3、培训资源不足,利用现代远程手段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较薄弱。
首先,从总体看,各地继续教育教材种类较少,尤其是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教材较少,缺乏核心资源。一些地方在选用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硬性摊派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另外,各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对较薄弱,远程教育资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