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  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司考题库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 案例趋势 |     
显现的法律与隐在的法律

  

  结语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一个时代为人们感受到的需求、主流道德和政治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觉---无论是公开宣布的还是下意识的,甚至是法官与其同胞们共有的偏见,在决定赖以治理人们的规则方面的作用都比三段论推理大得多。”[45]1霍姆斯大法官的这句经典名言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作为法律职业者,经验的积累不仅仅是通过对文本法律的关注得以实现的。在语词到文本的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表达失真、变现歧义等现象,加之法律本身固有的滞后性等特点,因此,“法律应用体系的一个沉重工作就变成了更为深入地发掘实在法的深层含义。”[46]5诚然,我们需要对文本法律的关注,但仅仅关注作为文本的法律而不勉力去发掘其背后可能蕴藏的深层空间,则极有可能失却法律制定原初真实的意图,或因社会的变迁而导致法律的滞后性彰显,进而极易蜕变为机械的执法。而法律的目的端在于“促进服务人生、慰贴人心之意愿与能力。”[47]11因此,发掘隐在的法律的内容及其意义就变得极为重要,唯有对隐在的法律投之以相当的关注,使其与显现的法律形成珠联合璧之局势,法律的良性作用才能得以有效发挥,进而使得整体的法律秩序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事业!


【作者简介】
杨春福,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比较法研究. 1995, (4).
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安德雷•马默.法律与解释———法哲学论文集.张卓明、徐宗立,等•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振锋•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上海:上海世纪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孙飞宇,田耕,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埃米尔•本威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罗素.人类的知识.张金言.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参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布赖恩•比克斯.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邱昭继.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王伯琦.论概念法学//王伯琦•法学论著集•台北:三民书局, 1999.
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墨子•尚同上》
维拉曼特.法律导引.张智仁,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美浓部达吉.法之本质.林纪东•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2.
卢埃林.普通法传统.陈绪刚,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二版).许家馨,李冠宜•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1.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等•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等•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德沃金.原则问题.张国清•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赞恩.法律的故事.刘昕,胡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霍姆斯.普通法.冉昊,姚中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科殷.法哲学.林荣远•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许章润.说法、活法、立法:关于法律之为一种人世生活方式及其意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