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评价模型的构建
对于一个具体的审判的评价,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将体现了不同目标的因素构成层次分析模型,确定评判矩阵和权重集,经过模糊变换对审判作出评价。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2.2.1确定评判对象的指标集U={U1,U2,…Un}
法定刑罚本身设置的科学性,是刑罚学的研究范畴
②。本文
假定法定刑罚本身设置是科学的。按照我国现行
刑法规定,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刑法还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除出境。刑事判决可以分为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有罪判决又可分为定罪处刑和定罪免刑判决等。刑事判决还可能附带民事判决,此种情况更复杂。本文讨论范围局限在定罪处刑且不附带民事判决,定罪处刑可能有三种情况,主刑和附加刑都判,只判主刑,只判附加刑。
量刑恰当才能称得上罪责刑相适应,罪责刑相适应的
刑法原则是为审判公正的目标服务。审判公正仅仅用罪责刑相适应来体现是不够,至少还包括程序和效率,审判文书的质量等其他因素一起,它们构成上一个层次审判公正的因素。而审判公正,正确执行及其他因素等构成更上一个层次司法公正的因素。本文讨论审判公正的评判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以构成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图1层次模型图
2.2.2确定评判对象的评语集
主刑和附加刑的评语集可设为:
V1={V11,V12,V13,V14,V15}={过轻,轻,恰当,重,过重}
过轻可能是刑种的不当,如应该无期而判有期,应该有期而判拘役,应该死刑而判死缓,不该适用缓刑而适用缓刑等,反之称之为过重;也可能是在同一档刑期中,明显幅度过大,如应该判有期徒刑7年而只判2年等。为计算有同一尺度,对应的百分制分值取为V1={10,50,100,50,10}。
程序和效率的评价,首先引入排中律,不合程序时,U2计为零;合程序时,将评语集可设为V2={高、中、低},为计算有同一尺度,对应的百分制分值取为100,80,60即评语集V2={V21,V22,V23},V2={100、80、60}。
审判文书的质量评语集V3={V31,V32,V33,V34,V35},V3={优、良、中等、合格、不合格},对应的百分制分值取为V3={100,85,75,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