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材料产业基地分工清晰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已逐渐形成精品钢基地、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二个核心区,四个扩展区(青浦、嘉定、闵行、奉贤),多个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
以宝山区高性能精品钢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核心基地,以上海石化及上海化学工业区为石化及精细化工的核心基地,在“十一五”期间加速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位于宝山区的新型金属材料基地已建成为国家综合性能最强的精品钢材基地,其核心企业--宝钢集团实施精品战略、低成本竞争战略和超前发展战略,集普钢、特钢、不锈钢、钛合金、镍基合金为一体,打造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将实现跻身世界钢铁前三强的目标。2010年上海精品钢材产值达1710亿元。
九十年代末开始筹建、“十五”开始全面实施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在“十一五”期间显示效益。截至2010年底,累计批准项目总投资168.9亿美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5.3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70.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06.3亿元。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园区对促进上海市化工产业集聚式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5.投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材料生产企业重组步伐明显加快,继三钢联合跨入世界500强、跻身世界钢铁前五名后,又有不少于15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中国铝业整编上海有色金属总公司的铜加工企业,浙江广厦集团并购飞轮实业公司,金龙与海亮两大民营铜管企业集团登陆上海;美铝和瑞典萨帕、美国新格等集团均到沪建厂,生产先进铜、铝及其合金加工材,加上台资企业的半导体硅材料,多元化投资格局已经形成。
6.行业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在行业内开展了多项调查研究,有力加强了行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开展的“先进制造业用关键材料发展战略研究”等调研,为确定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新材料产业的统计数据是政府制定新材料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2009年,会同市统计局在行业内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完成了《上海市新材料产品统计指导目录》、《上海市新材料生产企业》、《上海市新材料统计方法》的编制工作。
7.人才集聚优势明显
上海从事材料领域的科研机构112家,研发领域涵盖范围广。相关院所和高校针对新能源、信息产业、海洋工程、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业、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工业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新材料需求,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攻关工作。
全市高校和研究所与材料相关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毕业生数量年均达2500人,进入本市企业、研究机构从事新材料工作的人数年均达1500人左右。
(二)上海新材料面临的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先进制造业以引进装备为主,工艺技术的引进则较少,对成套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更少。科技投入实际比例不高,特别是用于消化、吸收、二次创新的费用通常占引进费用的1/10,致使二次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开发的一些高性能材料,往往无法进入商业化运行。现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远不能适应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
2.新材料发展水平仍不平衡
本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各类复合材料的科研成果不少,研制的样品性能甚至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然而,因粉体质量、装备水平等原因,产业化步伐不快;在已经形成的新材料产业中,行业间、企业间的技术装备水准差距较大,尚有不少仍停留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另一方面,各类新材料生产的技术难度不一,需求量各不相同。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要求严、数量少的专用材料涉及较少,无法满足用户对关键材料的要求。
3.产、学、研、用结合的机制有待完善
产、学、研、用结合的长效协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定期流动的机制尚未建立,主导产业所需的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4.缺乏新材料的激励机制
缺乏持续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投入,一些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受困于客观发展条件,难以成长为高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