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11〕83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直有关单位,各高等院校:
为了认真贯彻《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四月九日
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省教育厅 二〇一一年四月)
根据《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开展教育改革试点的部署,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推进教育改革。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着力点,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激发活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
(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着力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加强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力求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所突破,又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
(三)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先行先试。强化整体部署和局部试点结合,深入实际,加强协调指导,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改革措施,确保试出典型、试出经验,发挥试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坚持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改革、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切实将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与支持转化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动力,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力量、集聚改革思路,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目标和任务
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行列”的战略目标,组织实施10大改革试点任务,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取得实破。到2012年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上下结合、全面联动的教育改革局面;到2015年力争取得关键性成果,在全国教育改革试点中做到实施先行、突破先试、进展先进、经验先出;到2017年力争通过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化和推广,探索一条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现福建特点的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一)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实施6大类的65个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推进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建立高中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弹性学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综合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方案等,力争2012年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中小学严格执行省颁课程方案和作息时间规定,培育一批特色高中并形成一批普通高中特色课程;2015年试点地区和学校总结并推广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2017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实施18个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保障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质量基本均衡,有效解决“择校”和“大班额”问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较高质量义务教育的需求。2011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试点单位的城区建立“小片区”管理模式,启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校际交流,同时鼓励优质学校通过集团化办学,带动农村学校和一般校提升。2012年,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小片区”管理模式经验得到有效总结,并面向全省推广;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基本配备到位,“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4年,试点单位农村学校的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料按标准配备,形成比较合理的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实现教师配置基本均衡,绝大部分试点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15年,形成健全完善的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全面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三)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实施4大类的73个试点项目,探索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建立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推广机制,培育和推广一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建设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2012年,初步探索和总结出一些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2013年,确立50所示范学校,加大改革试点力度,深化实验研究;2015年,完成示范学校深化改革的实验研究,总结和推广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
(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实施9大类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创新具有福建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建立起与福建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争到2012年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到2015年进一步深化并取得明显成效,到2017年完成改革试点各项任务,形成经验并向全省推广。
(五)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探索建立利用社会捐赠财产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政府资助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制度、探索建立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协调工作机制,力争在民办高等教育和民办学前教育以及民办教育规范管理三个方面取得政策突破和制度创新。2012年,建立完善政府资助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制度,形成利用社会捐赠财产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民办教育规范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2015年,建立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制度,总结完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制度;2017年,扩大制度的实施范围。
(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在中考中招方面,推动各设区市深化改革,探索多样化招生方式;健全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实施及其在高中招生中的运用的有效方式等,逐步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中考中招制度。2012年,形成中考中招的初步改革方案,进行中考中招新模式模拟试验研究;2013年,修改和完善中考中招的改革方案;2014年,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中考中招制度并进入实施阶段。在高考高招方面,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探索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不同招生考试办法,建立适合我省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选拔机制。2011年,取消本三批次设置,扩大“平行志愿”试点范围,“高职单招”试行“一档多投”模式,组织部分高职院校的工科、涉农、林、矿等生产一线急需的专业,以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表现开展注册入学试点,组织6所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试点,组织漳州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等8所普通高校开展大类招生试点。2012年,组织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部分专业面向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和中职学校的省级重点专业开展注册入学试点,由试点院校按“高职单招”考试成绩、中职阶段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制定录取方案、组织录取,继续扩大普通高校大类招生和注册入学试点规模,开展成人高校以成人招生考试成绩注册入学试点。2013年,组织部分省属院校(本一批次录取)开展自主招生试点,扩大成人高校注册入学的试点规模。
(七)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围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组织改革试点,在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方面形成一批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材,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办法。到2012年,力争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试点高校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在不同的试点学科专业推出了一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在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上取得新的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阶段性改革成果。到2015年,全面完成各项试点任务,形成一批试点目标明确、改革措施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保障条件得到有效落实、改革成果充分显现的试点成果,为全省高校提供一批理念先进、培养创新人才的典型经验、先进案例和可学习借鉴的新举措、新办法。
(八)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9个单位开展试点工作,推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高校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健全学术委员会组织结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构建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多元合作管理模式,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制度。到2012年力争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有机结合和规范运行、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教授治学有效途径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15年力争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大学章程、建立大学理事会董事会、扩大社会合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在推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外部治理结构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全面推动全省本科高校进行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到2017年在全省高校初步建立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
(九)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试点,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2011~2012年,组织闽侯县等11个县(市、区)研究制定教师校际交流实施方案,开展小片区教师校际交流,探索教师校际交流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2013年,在全省实施县域内小片区教师校际交流。试点县(市、区)不断完善教师校际交流工作机制,完善教师周转房建设等保障措施,逐步扩大教师校际交流范围,到2015年基本实现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2017年,全省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组织开展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试点,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改革,在全省试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坚持凡进必考、择优聘用,保证新增教师质量。2011年,确立公开招聘基本制度,明确省、市、县(区)职责分工,开展考试内容与方法研究,完善全省统一笔试工作;2012年,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工作,开展公开招聘面试研究,进一步规范面试的程序、内容和办法;2013年,研究制定《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办法(试行)》,建立起较为科学完善的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十)闽台高校教育交流与合作试点。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立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建立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深化“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开展闽台高校师生双向交流,探索推动闽台高校学生互招、学历学分互认、师资互聘的新办法,努力为海西建设及产业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推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方法。力争到2012年,闽台两地联合开展试点的高校达到60所,其中有5所以上的台湾高水平大学与我省高校开展实质性的教育交流合作;参加试点的台资企业达到60家,联合培养学生达到1.5万名,联合培训师资3000余人,联合编写教材60本,联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40项。到2015年,力争在合作办学,共建科学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育成)中心,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和联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工作机制
改革试点工作实行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设区市政府和高校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具体落实,充分发挥专业部门作用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一)由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教改领导小组)具体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改革工作,统筹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教改办)设在省教育厅,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推进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积极推进全省教育改革试点工作。
(二)省教育厅具体负责十大试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相应的试点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落实试点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推进工作。
(三)各设区市和各高校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按照省教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统筹制定试点方案,统筹推进试点实施,统筹督促检查,统筹宣传推广,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
(四)试点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省—市—县—校”或“省—高校”分级推进、组织实施;试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由试点单位领导担任,实施好试点项目工作。
四、项目管理
(一)项目遴选。本着“尊重基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注意统筹”的原则,改革试点优先选取改革目标明确、改革措施具体、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项目。各设区市教育局、各高校根据我省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内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通盘考虑和综合平衡,通过上下结合、协商论证的方式提出试点项目。省教改办组织各试点工作小组会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对各地各校的申报进行初步遴选,确定试点总体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后,报经省教改领导小组审议确定。
(二)启动实施。纳入国家总体方案的试点项目,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经省教改领导小组同意后,统一部署启动。省里确定的改革试点,由各地各高校提出任务书和具体实施方案,经省教改办审核备案后启动。未纳入省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的、确实有必要的项目,各地各高校自行启动实施,方案报省教改办备案。
(三)过程管理。各试点项目要切实抓好项目启动、进程调控、阶段总结、方案调整、评估检查等关键环节,做好人员和资源配置工作;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预案;及时研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在试点过程中,原则上不得更换负责人及参加人,如确需调整, 经设区市、高校同意后,向省教改办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备案。
(四)跟踪评估。各试点工作小组会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建立分类指导和评估机制,按分级管理对试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不定期进行调研指导,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检查。每次评估检查,试点工作小组、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分别向省教改办提交评估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省教改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试点工作中的问题,统筹协调解决。
(五)动态调整。根据每半年的评估检查情况,省教改办将对试点过程中出现工作效率、组织管理等问题的试点单位进行督办、通报批评;对整改措施不力、逾期不能完成的项目予以撤销。各地各高校自行组织实施的试点项目,有特色、成效好的,经相关试点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推荐,报省教改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增列为省级试点项目。
(六)项目验收。试点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所在设区市、高校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验收评估,并向省教改办正式提出验收申请。省教改办组织试点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对提出申请的试点项目集中进行验收评估,验收结论报省教改领导小组审核认定。
(七)总结推广。各设区市、各高校要认真收集、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报送省教改办;各试点项目要定期报告工作进展,经试点工作小组汇总形成阶段工作报告,报送省教改办。省教改办将通过省教育厅工作简报、门户网站以及汇编等,公布阶段工作报告、评估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省教改办将根据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组织交流、积极推广。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抓好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切实抓紧抓好。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加强管理,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努力推进实施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大力做好宣传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实施改革试点的地方和学校,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项目内容和改革措施,掌握进展动态,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二)细化方案,落实推进政策。各试点项目围绕改革试点目标,找准突破口,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配套措施,制定支持政策,做好各种应对预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人,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清楚、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推进。各试点项目要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按照分阶段目标制定好推进措施,对实施中需要突破的政策和规定,要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实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并做好预案;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汇报,避免出现大的偏差。
(三)统筹协调,确保取得成效。各设区市和有关高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本地、本校的各项改革试点要有一个前瞻性的通盘考虑和整体实施方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协调、及时总结,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推进。要督促各试点项目按照已经确定的改革目标、实施内容和进度安排,着力在推进实施上下功夫,力争做到实施先行、突破先试、进展先进、经验先出。根据各试点项目的需要和实际进展情况,省里安排专项经费,试点地区和学校要适时安排必要资金,为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我省发展大计、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坚定改革发展信心。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要多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多做政策宣传、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增进共识、统一思想的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附件:
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汇总表
1.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65项)
试点任务
| 管理
归属
| 序号
| 试点地区/单位
| 试点项目
| 试点核心内容
|
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
| 省属
| 1
| 厦门集美中学
| 少教多学减负提质
| 1.严格执行课时标准;2.组建高效学习小组,将后置作业改成前置作业;3.加强课堂上学习小组的交流研讨展示互评;4.课堂评价重点由师变成生。
|
2
| 龙岩市红坊中学
| 初中课程“三导”教学
|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制定初中课程“三导”教学实施方案,确保人人参与、有序开展、有效实施;以省、市级骨干教师为龙头,开展示范性课程“三导”教学指导;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收集、整理、总结阶段性材料,促进、提升教师驾驭课程“三导”教学能力。
|
3
|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高效轻负”课堂模式研究
| 拟选取厦门市湖里区(经济发达地区)、泉州市惠安县(经济中等发达县)、三明市大田县(经济欠发达县)作为试点区域。在全县(区)开展以高效课堂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交流为特征、以小组合作学习与问题探究讨论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以“先学后教,高效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培训,从根本上转变教师角色,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
设区市
| 4
| 福州八中
| 优化校本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优化校本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使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
5
| 德化县教育局
| 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任务:建立两个概念,一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老师的一种责任;二是减轻过重课业负担,重在教学设计、教学研究,向课堂要效益,要质量。措施:1.教育部门和学校为“减负”创造良好环境。2.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师德素质和能力素质。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
|
6
| 安溪铭选中学
| 建立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
| 1.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水平。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实减轻课业负担。
|
7
| 莆田市涵江区国欢中学
|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以严格执行部颁课程计划为基本点,以课堂教学创新为落脚点,以学生评价和教学评价改革为突破点,实现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双重目标。
|
8
| 仙游县郊尾中心小学
| 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
|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9
| 平潭县城中小学
| 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
| 措施:1.坚持正确方向,健全“减负”意识的巩固体系;2.坚持“八个严控”,健全“减负”底线的管理体系;3.坚持科学施教,健全“轻负高质”的增效体系;4.坚持“七项制度”,构建“轻负高质”教学的监督体系。
|
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
| 省属
| 10
| 莆田市教育局
| 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 调研、了解我市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状况;建立学生综合、动态的成长的记录手册;建立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反馈体系;逐步完善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
11
| 南平市教育局
| 南平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实施对学生、教师、学校和县区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南平市教学质量监控系统。1.学生学业质量监控,形成学生学业质量报告。2.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形成教师教学质量报告。3.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对学校教学状态和水平进行综合评估。4.县区教学质量监控:指导县区调整教学决策,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
设区市
| 12
|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 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改革
| 1.“以幼儿发展为本”,立足园本实际,着眼幼儿健康发展,践行“健康和谐、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2.充分挖掘、拓展健康教育特色活动,为幼儿营造健康快乐天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3.建构幼儿园健康发展教育课程体系,把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引入课堂。
|
13
| 厦门市湖里区教育局
| “先学后教,反馈矫正”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 1.构建“先学后教、反馈矫正”基本课堂教学模式。2.开展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3.编写和使用好《导学与反馈》。4.确定实验对象与学科。实验对象:湖里实验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蔡塘学校、高林中心小学、江头中心小学和乐安小学。
|
14
| 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 建立教育质量监控、评估体系
| 1.深入研究,建立质量监控、评估的明确依据。2.建立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训练、教学检测、质量分析、反馈调整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求。3.建立教学过程规范性要求落实情况的监控、评估办法。4.完善网上成绩录入、分析系统。
|
15
| 龙海程溪中学
| 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 加强调控和指导,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益和管理者的水平;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 加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监测。
|
16
| 宁化县教育局
| 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
| 1.加强领导,建立领导机构;2.广泛宣传,取得家长认同;3.统一思想,规范教师步调;4.面对现状,健全各项制度;5.持之以恒,严格各项操作。
|
17
| 邵武市教育局
| 关于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评的改革实验
| 通过设计课程计划除语数外所有学科基本知识测试卷,达到对学校落实课程计划评估。第二阶段,通过设置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估体例,评测学校教育教学思想。
|
18
| 龙岩市新罗区教育局
|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 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在学校教育的课程设计、教材编制、教学过程等方面突出能力培养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9
| 宁德市蕉城区教育局
| 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建设工作
| 任务:1.加强中小学质量监测。2.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强区奋斗。措施:1.搭建“教育局,学校,进修校”三级管理平台。2.建立城乡六个教学片区进行教学管理平台。3.定期进行中小学质量监测。4.定期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5.建立评价制度、奖励制度。
|
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
| 省属
| 20
| 福州市教育局
|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 1.规范学生作息时间,不得要求学生早于7:50到校。确保学生在校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严格规定在校活动总量。2.严格控制小学生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3.不得要求学生征订未经省教育厅批准的用书目录以外的任何辅助读物与学习资料。4.小学生入学时,平衡编班,均衡搭配师资,严禁学生及家长挑班、择班的行为,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5.建立小学生全面评价制度,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不得按学生成绩进行排队、公布。6.建立一个学生发展水平的年级标准及描述的框架,并设定学生在各年龄阶段所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7.设定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这些目标所需提供的信息,并落实测量方法和工具来解释信息。
|
21
| 福建师大附小
| 建立减轻小学各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的标准、监控体系与实施策略
| 任务:立足基本校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研究制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标准、监控体系与实施策略,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生动、健康、和谐的发展。措施:1.形成“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教师”五级监控网络;2.加强对日常教学过程的监控;3.加强对学生学业水平和课业负担的监控;4.强化家长对课业负担的监控。
|
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弹性学制等培养方式
| 省属
| 22
| 福州三中
| 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
| 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利用我校已经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形成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
|
23
| 厦门大学附属中学
| 中学“六年一贯制”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培养
| 对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突破常规、系统培养、探索中学创新型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设区市
| 24
| 福州格致中学
| 构建有格致特色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的研究
| 构建有格致特色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寻求学校课程建设特色的突破,以课程特色支撑特色学校创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
25
| 福州华侨中学
| 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
| 探索融普教和职教于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通过开发特色课程,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满足社会、高校对高中毕业生多规格、多层面的需要。
|
26
| 福州屏东中学
| 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
| 开发特色课程,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形成我校个性化办学模式
|
27
| 福州外国语学校
| 外语教学“一标多本”教学模式的构建
|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形成外语教学特色,并努力把我校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质教育品牌。
|
28
| 福州铜盘中学
| 特长教学
| 在美术特色兴趣小组基础上,组织特长教学班,完善学校办学特色。
|
29
| 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 中小学特色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
| 1.推动学校内涵发展;2.实现专业研究人员、校长与老师的共同发展,学生的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3.归纳不同类型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路径。
|
30
| 漳州五中
| 探索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 走发展综合高中之路
| 对现有办学经验进行总结,对现有教师和设备资源,进行整合,增加配备必要的教师和设备。
|
31
| 泉州七中
|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 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发挥校本课程功能,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办好留学预备班;办好外国留学生班;积极派驻教师到国外开展汉语国际推广教学,开设孔子课堂。
|
32
| 石狮一中
| 校本课程《创业基础教育》的开发与实施
| 提高中学生的包括创造力在内的综合素质,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通过本课程的实施,承载起中学教育肩负的社会责任,推动课程改革。
|
33
| 晋江市养正中学
| 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
| 推进学校本土化和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进程,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通过开设具有国际特色的课程,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兼顾国内高考和海外学习的双层需要。
|
34
| 南安一中
| 优化多样化育人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 开发多样化的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探究富有成效的学生培养策略,探索特长生特色化教育模式,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
|
35
| 南安国光中学
| 农村高中“开发特色课程形成办学特色”的行动研究
| 1.做好学生、家长、社会对农村高中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2.构建一支具有校本特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3.构建服务于特色校本课程实施的政策及条件资源。4.创新特色校本课程实施的新途径。
|
36
| 建宁三中
| 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
| 1.加强领导,建立领导机构;2.广泛宣传,取得家长认同;3.统一思想,规范教师步调;4.面对现状,健全各项制度;5.持之以恒,严格各项操作。
|
37
| 莆田第六中学
| 开发学校特色课程,挖掘社团活动课程
|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认真进行社团活动课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加强社团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发展与完善。
|
38
| 龙岩一中
| 开发特色课程
| 健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机制。优化学校课程布局。注重课程规范开发与实施程序,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实现课程开发的最大效益。
|
39
| 永定一中
|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及客家文化特色课程
|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学校教务处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课程计划,保证课程实施。制定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师生的参与方式及实施策略。完善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等操作模式。制定课堂教学评价办法以及标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和评价办法。挖掘、利用和传承客家文化。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客家文化体系,为培养学生特长,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
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弹性学制等培养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
| 设区市
| 40
| 厦门市实验小学
|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 1.创新德育工作模式。2.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4.保护学生视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5.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改进课堂教学。6.开发校本课程。
|
41
| 厦门市群惠小学
|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
| 1.加强师资培训,培养教师创新教育思维; 2.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能有机渗透创新教育。3.编写一套小学创新教育教材。4.开展创新教育教学和创新教育活动。5.建立对学生及教师创新教育评估体系。
|
42
| 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
|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 任务:1.探索新形势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2.探索“最优化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措施:1.重视师资培训。2.深化课题研究。3.改革课堂教学。4.创新心理健康教育。
|
综合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 省属
| 43
| 厦门市教育局
| 推进素质教育综合改革
| 任务:1.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机制;2.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3.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4.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措施:1.建立规范办学长效机制。2.增强德育的实效性。3.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5.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机制改革。
|
44
| 泉州市教育局
| 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特色办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任务:争取开设国际高中课程班,条件成熟时设立国际教育部或国际教育中心。试验弹性学制。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到2015年力争创建10所特色高中。措施:1.召开有关中学校长会议,布置改革试点工作。2.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相关制度。3.试点学校制定试点工作方案。4.试点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形成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实施。5.建设一支适应改革的师资队伍。6.开设国际高中课程班,加强海内外学校的联系,互派教师和学生。7.试验弹性学制。
|
45
| 三明市教育局
| 推进素质教育综合改革
| 1.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含三明学院附小、列东中学、沙县城三小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加强家校联系等措施,做到共同“减负”。2.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含三明一中、二中、九中,永安一中,尤溪一中等。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探索;监控、评价和持续运作机制的构建与实施。3.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含大田县教育局、三明二中、尤溪一中、三明市实验小学、沙县三中、明溪县实小、明溪城关中学、清流城关中学、宁化二中、将乐高唐中心小学。改革教师队伍管理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校考评、教师绩效考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机制,使改革创新工作成为校长、教师的自觉追求。
|
46
| 福州一中
| 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网络平台上学生的人格健全及学业发展,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培养中学生领导力
| 1.调查研究,拟定行动方案;试点实施,反馈调整,形成我校高中生指导模式的雏形;将高中生指导模式推广到全校,不断改进,总结成果。2.利用现有校园网了解家校互动、师生互动,学生成长记录等方案;跟踪个案、了解分析社区网络对学生身心的影响,了解其优缺点;修正网络应用不足,扬长避短,注重人文与技术结合,形成一个规范化的学生成长辅导体系。3.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以及维护校园良好氛围的责任感、使命感,保障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实施,倡导学生讲正气、严律己。4.帮助中学生认知自己的领导风格,掌握领导技巧,提高团队建设的能力,拓展全球领导力视野,并重点通过校园、社区服务项目,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会如何设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等。
|
47
| 福建师大附中
| 深化高中素质教育改革
| 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
48
| 福州实验小学
|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 1.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有社会责任心,勤奋努力,将来能够在不同层次上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2.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3.在教育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环境。4.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用多种方式来培养人才,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
49
| 大田县城关第一小学
| 体验教育:为素质教育注入活力
| 1.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突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通过“体验教育”,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明显进步。2.探索、总结出学生最喜爱的、最有效的体验活动的模式,深入挖掘学校德育及教材中“体验教育”活动的功能,形成各板块“体验教育”活动的构建结构。3.通过在全校普及“体验教育”,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4.通过研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知识的运用过程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来建立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
设区市
| 50
| 长乐市教育局
| 素质教育改革
| 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就是要掌握较高的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措施: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3.逐渐改革学校的办学模式;4.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5.建立完善的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6.把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
51
| 连江尚德中学
| 农村高中素质教育改革
| 任务:1.建立减轻农村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2.开展农村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具有农村高中特色的校本课程;3.探索弹性学制等培养方式;4.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措施:1.强化校内管理,加强教师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2.针对素质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教学研究课题,开展实践研究;3.总结实践研究成果,构建农村高中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机制;4.引进教学、教师的评估体系,结合国内教育经验,逐步建立多元化、特色化的农村高中素质教育机制。
|
52
| 东山县教育局
| 推行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 任务:建立规范学校办学的长效机制;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的长效监控机制、学科作业协调机制和监督制度;健全评估与督导制度,完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措施: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
53
| 漳州市实验小学
| 实践“科学、体育、艺术”一体化教育
| 任务:树立全体教师“全人教育”的理念;探索并创新“科学”、“体育”、“艺术” 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实践活动平台,发展个性。措施:设立“科学、体育、艺术”一体化教育研究室;制定课题实验整体方案;建设校本课程,组织兴趣活动小组;举办活动成果汇报。
|
54
| 平和县育英小学
|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 任务: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改革考试和测评制度,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措施: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作业量;严格管理各类复习和辅导资料;严格控制各类竞赛、读书和评奖活动;建立奖惩机制。
|
55
| 泉州一中
|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 1.建立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2.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3.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
56
| 泉州五中
|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 1.建立减轻课业负担有效机制;2.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3.积极探索弹性学制;4.建立监测、评估体系。
|
57
| 安溪第三实验小学
| 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
| 任务:1.开发一套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校特色形成的科教特色校本教材;2.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具可操作性的科教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模式;3.构建一套有利于学生习得科学知识与提高科普创新能力融为一体的科教特色课程教学模式。措施:1.成立科教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组,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2.制订《科教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方案》;3.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动员全校教师参与科教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4.制订并认真实施科教特色课程管理方案、学科整合方案及课外实践活动方案;5.加强科教特色课程教学研究,构建科教特色课程教学的模式。
|
58
|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 农村小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 寻求农村适应小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途径、方法;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小班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
59
| 邵武市晒口善德中心小学
| 农村中小学小班优教实验研究
| 小班特色化的班级管理;小班个性化的教学备课;小班开放化的课堂模式;小班层次化的教学策略;小班及时化的教学反馈;小班自主化的学习模式;小班全程化的个别辅导;小班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入手。
|
60
| 南平市延平区水东学校
|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反思
| 任务:1.通过实验研究,推动教师专业化成展。2.使体育教师课程观念发生变化,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3.通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有力地推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4.将实验研究成果在全区进行推广。措施:1.优化课堂教学。2.丰富阳光体育内涵。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
61
| 建瓯市第一小学
|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 1.理念创新。2.制度创新。3.改革评价方式、建立测评体系。4.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的自我控制与反馈机制。现状分析,探索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办法,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标准、内容,揭示多元评价的一般规律。
|
62
| 龙岩市新罗区白沙中心小学
| 立足实际,特色办学
| 科技创新方面,继续开展“红领巾环保系列”活动,结合“白沙中心镇”的建设,开展“家乡的旧貌与新颜”综合实践活动。建设“书香校园”方面,继续开设阅读课,设计《课外阅读表》,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用好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捐赠的图书,用好图书室及班级“图书角”,陶冶学生情操。
|
63
| 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 构建科学、可操作的学生综合素质分项评价体系
| 1.明确各学科分项评价的项目内容。2.实行等级评价。3.制定可行的评价细则。4.采取多种形式评价。采取“自评、互评、总评”相结合,“平时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多形式评价。5.立足于学科评价实践。通过“教学-反思-研究”、“再教学-再反思-再研究”,扎实开展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6.获取第一手的原始数据,为进一步深化与改进学生综合素质分项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
64
| 长汀县新桥中心学校
| 推进素质教育
|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教育改革领导小组。2.精心组织试点,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按计划进度开展试点任务。3.搞好宣传推广,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组织交流,积极推广。
|
65
| 平潭县实验小学
| 综合实验,减负增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 1.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尝试创新”为主体的特色教育思想,树立以“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为主的质量观;2.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完善决策、监督、参谋、执行、评价五大管理运作系统;3.以学习能力为核心,开发智能,完善人格,着力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等三种素养,培植学生的尝试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4.依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六年到位”的思路,建设现代化一流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