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力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推进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股权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组建南京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支持科技创新园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深化科技保险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全面开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加快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创新核心区组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深化科技银行试点工作,制定并实施促进科技银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力争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形成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成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先行示范城市。
16、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搭建中小企业融资网络服务平台,通过集合银行、担保、融资租赁、风险投资、产权交易、小额贷款等多层次的融资服务机构,建立多方合作、服务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
(五)深化金融改革,提升地方金融产业的综合实力
17、探索金融综合经营,为企业成长提供全过程金融服务。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将紫金控股打造成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担保、再担保、创投、租赁等多位一体的,能够有效发挥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协同优势,功能齐全,具有完整金融产业链,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的区域性金融投资控股集团。
18、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银行、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通过实施跨区域联合重组、设立分支机构、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加快推动南京银行实现全国性现代商业银行的战略布局,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力支持南京证券拓展业务,并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力争早日实现上市;继续加大南证期货营业网点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创新业务模式,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期货公司;紫金农商行要以组建改制为契机,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跨区域经营,争取在条件成熟时上市。
19、创新发展各类金融业态。加快发展各类新型现代金融组织,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引进或组建法人保险公司、住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私募基金、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积极建立和发展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中介组织,积极开发金融高端中介业务。
(六)着力推进金融要素集聚,不断提升金融发展能级
20、大力推进金融功能区建设。根据组团式发展的分布格局和现有基础条件,进一步提升金融集聚区的层次,丰富金融功能区的内涵。着力打造河西金融总部集聚区,积极推动形成以雨花软件园、麒麟生态科技园、新城科技园等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形成金融功能区机构聚集、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功能完备的重点功能区布局。
21、加快推进金融核心功能区建设。通过高标准规划、高强度建设和高质量管理,形成100万平米以上金融城,使其尽快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标志性区域。紧紧把握两岸ECFA签署和承办青奥会的契机,继续加强与台湾以及欧美、日韩等地区的金融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境外各类金融机构来宁设立法人总部或地区总部。有步骤、有重点地引导、推动金融监管部门和在宁金融机构入驻河西金融城,使河西金融集聚区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区。
22、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我市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商务成本、人才储备、金融和信息产业方面的复合优势,支持雨花软件园、麒麟生态科技园、新城科技园建立共享型金融外包服务平台和载体,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金融软件外包企业进驻,使南京在新一轮国际金融服务外包转移过程中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服务和软件外包的首选城市。
23、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的激励机制,搭建金融人才服务平台,研究吸引金融人才并促进其在宁发展的政策措施,着重加大对金融高端人才、金融急需人才的吸引聚集力度,为金融人才在宁聚集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培训、生活等全方位服务。
24、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努力成为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试点城市。推进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区建设,力争成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对新办银行保险机构缴纳的营业税省返还50%奖励资金,市全额拨给所在区。到2013年,全市每年统筹安排6000万元,设立河西金融集聚区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入驻河西金融集聚区。
(七)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探索金融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25、构建区域金融合作机制。逐步构建南京与都市圈城市以及皖赣经济带各地市金融合作的制度性框架,建立政府间、监管机构间的沟通机制,推动金融企业在人员交流、信息共享、产品开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合作。
26、积极推进区域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区域内支付体系一体化,构建跨区域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和即时外汇兑付系统。探索建立区域性票据交易市场、区域性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促进区域内各地市资金交易便利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