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展农药残留监测,推动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完成农业部下达的蔬菜水果和茶叶标准园农残监测任务。继续配合省农委有关部门下达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贸市场农产品农残监测任务,促进我省农产品准入、信誉制度及质量全程追溯制度的完善。5月~6月开展第一批次的抽样检测。6~7月开展第二批次抽样检测。9月开展第三批次抽样检测工作。
(六)加强体系建设,提高农药管理技术支撑能力。一是完善以省级农药检定机构为技术依托,市、县农业综合执法为主体的纵向协作的农药市场监管体系。二是继续加强以现有农药生测试验网络为基础,逐步吸收扩展基层农业科研部门,加强农药登记试验和农药安全使用风险再评价为重点的生测试验网络体系建设。三是选择基础条件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市、县级农业化验室,开展农药检测技术培训,使形成对全省农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技术支撑能力的农药质量检测体系。
附件2:2011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农事月历表
阶段划分 | 主要工作任务 | 完成时限 |
准备阶段(1月上旬至4月初) | 1.省及各创建县(市、区)完成粮食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制定 | 2月末 |
2.完成高产创建示范点乡村、地块、农户、面积落实,并登记造册。 | 3月上旬 |
3.召开水稻扣棚现场会、立标会等,启动水稻扣棚工作。 | 3月中旬 |
4.完成高产创建所需农业生产资料物资准备和下摆,完成农机具检修。 | 3月下旬 |
5.检查2009年秋季新建水稻大棚扣棚情况 | 4月中旬 |
6.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高产创建田测土配方土样检测和配方制定并落实到户。 | 4月初 |
7.完成各作物高产创建技术培训和典型户培训 | 4月初 |
启动实施阶段(4月初至9月上旬) | 1.专家深入农户、田间进行育苗、大田播种、水稻插秧、田间管理、灾害防控等技术指导。 | 4月初-9月末 |
2.大田播种 | 召开粮食高产创建暨春播现场会议、立标会等,加快推进大田播种。 | 4月上旬开始-5月中旬 |
完成小麦播种工作 | 4月中旬 |
完成南部地区玉米播种 | 4月30日 |
完成中部、北部地区玉米播种 | 5月5日 |
完成中南部地区大豆播种 | 5月10日左右 |
完成北部地区大豆播种 | 5月15日左右 |
3.水田育苗插秧 | 水稻播种育苗 | 第一、二积温区4月1日-10日播种,第三积温区4月10日-25日,全省4月25日前结束 |
泡田整地 | 5月上旬 |
完成水稻插秧 | 5月25日前 |
4.田间管理 | 实施大田施肥铲趟 | 6月末 |
苗情分析 | 6月末 |
分作物召开高产创建田间博览会 | 6月下旬-8月下旬 |
各高产创建县(市、区)上报半年工作总结 | 6月末前 |
开展高产创建半年工作督促检查 | 6月末前 |
5.灾害防控 | 开展春季统一灭鼠 | 4月底 |
适时开展病虫草害防控工作 | 作物生长季 |
其中:1、6月份防治草地螟、防控水稻稻瘟病 | 7月中旬-8月中旬 |
2、防控玉米螟 | 7月中旬-8月下旬 |
防控水稻低温冷害 | 7月下旬 |
防控秋早霜 | 9月上旬 |
防控洪涝、干旱及冰雹等灾害 | 作物生长季 |
检查验收阶段(9月中旬至10月末) | 1. 完成各高产作物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测产工作 | 小麦7月下旬完成,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甜菜10月1日前完成 |
2.完成秋收工作 | 10月末 |
3.完成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总结上报工作 | 10月末 |
明年创建工作准备阶段(10月末至12月末) | 1.完成秋季农田基本建设和秋整地工作。 | 10月底前 |
2.制定下年度高产创建活动方案,启动科普之冬技术培训及备耕工作。 | 11月初开始 |
3.完成秋季水稻育苗大棚建设工作。 | 11月中旬 |
4.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粮食生产发展思路。 | 12月初 |
5.开展高产创建技术培训 | 12月初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