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思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科普能力,形成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氛围;积极发展创新文化,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创新意识,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阶段性目标: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兴办科普的局面,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大中型科普场馆,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水平。初步建成创新文化研究和普及的基础平台,在科技界形成和确立良好的道德风范和价值准则,在科技队伍中树立创新价值观、普及创新精神。
(1)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对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协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科普事业良性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科普法实施细则》和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政策。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重点加强面向未成年人、广大农民、城市劳动者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普工作。政府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政策引导,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向科普事业投入。实施科普能力建设工程,促进科普创作和科普作品出版,加强科普理论研究和多层次专业科普人才培养,重点加大对中西部和民族地区科普基础设施投入的支持力度。继续办好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科普活动。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工作,逐步建立科普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宏观引导。
(2)发展创新文化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优势,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充分发挥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在推动自主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精神,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专栏1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重点任务
┌─────────────────────────┐
│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2 │
│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
│2010-2020)》,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
│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以当前影响全民族科学│
│文化素质水平提升的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为着力点,积极│
│开展四大行动计划:一是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通│
│过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增│
│强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二是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提高农民获取科技│
│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
│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
│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
│学素质行动,提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职业│
│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
│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
│服务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四是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
│学素质行动,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
│法,增强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能力。通过《全民科学素│
│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组织与实施,将会促进我国科学技术│
│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快速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
│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
│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
└─────────────────────────┘
7.突出企业主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发展思路:以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坚持“明确定位,优化结构,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采取若干重大措施,激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切实加强区域和地方科技工作,有效整合中央、地方科技资源,形成中央、地方科技联动,各区域科技协调发展局面。
阶段目标: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在主要产业部门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一批工程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形成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紧密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带动形成一批具有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规律且有效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基本框架。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积极发挥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励和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实施机制,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国家有关科技计划要充分反映企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项目评审要更多地吸纳企业同行参与。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项目,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企业联盟牵头承担,或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实施新机制。
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各类研发机构,特别是鼓励大型企业或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努力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促进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创新企业集群。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加强合作研究。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加强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大现有研究开发基地与企业的结合,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并着重建立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的有效机制,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完善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技术转移体系,将技术转移作为科技计划和公共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国家有关计划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适应中小型企业创新需要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和完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技术交易、产业化服务的平台,营造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深化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其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中发挥骨干作用,推进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和发展。
专栏20: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
│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要 │
│求,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部联合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启动 “技术 │
│创新引导工程”。 │
│ 基本宗旨: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
│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
│ 主要目标:引导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
│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
│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增强战│
│略产业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 │
│重要任务: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引导和支持若干重│
│点领域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企业│
│技术创新的引导,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建│
│设,加强面向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激励广大职│
│工为企业技术创新建功立业。 │
└─────────────────────────┘
(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明确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职责定位。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重点,探索实行理事会制度,完善所长负责制,扩大科研院所的管理自主权,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规范,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提高改革验收后人均事业费标准,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一批稳定服务于国家目标的高水平公益科研基地。实施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项目,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的若干重要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所。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以国家目标和产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填补研究领域空白,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研究基地。探索建立对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相对稳定的支持方式。研究建立以财政支持为主的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定期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财政资助强度的重要依据。
(3)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深化国防科研体制改革,以促进军民科技资源统筹配置、有效共享为重点,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军民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的协调力度,以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为突破口,统筹军民科技计划,加大民口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防科技计划的力度,促进军民科技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促进军用和民用科技的双向转移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化。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建立军民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有效配置、合理共享的机制。加快国防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推进有条件的国防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探索促进军民科研结合的管理模式,促进军民创新人才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