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技术监督局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5.3.1.2 盲及低视力分级 见表2。

  表2            盲及低视力分级

┌────────┬─────────┬───────────────────┐
│  类别    │  级  别   │      最佳矫正视力       │
├────────┼─────────┼───────────────────┤
│   盲     │  一级盲    │<0.02~无光感,或视野半径<5°   │
│        ├─────────┼───────────────────┤
│        │  二级盲    │<0.05~0.02,或视野半径<10°   │
├────────┼─────────┼───────────────────┤
│   低视力   │  一级低视力  │<0.1~0.05             │
│        ├─────────┼───────────────────┤
│        │  二级低视力  │<0.3~0.1             │
└────────┴─────────┴───────────────────┘

  5.3.2 周边视野
  5.3.2.1 视野检查的要求
  视标颜色:白色;视标大小:3mm;检查距离:330mm;视野背景亮度:31.5asb。
  5.3.2.2 视野缩小的计算
  视野有效值计算公式(1):
            (8条子午线实测视野值)
  实测视野有效值(%)=----------------------………(1)
                500
  5.3.3 伪盲鉴定方法
  5.3.3.1 单眼全盲检查法
  a)视野检查法 在不遮盖眼的情况下,检查健眼的视野,鼻侧视野>60°者,可疑为伪盲。
  b)加镜检查法 将准备好的试镜架上之好眼前放一个+0.25屈光度的球镜片,在所谓盲眼前放上一个+0.25屈光度的球镜片,戴在患者眼前以后,如果仍能看清6m处的远距离视力表时,即为伪盲。或嘱患者两眼注视眼前一点,将一个6三棱镜度的三棱镜放于所谓盲眼之前,不拘底向外或向内,注意该眼球必向内或向外转动,以避免发生复视。
  5.3.3.2 单眼视力减退检查法
  a)加镜检查法 先记录两眼单独视力,然后将平面镜或不影响视力的低度球镜片放于所谓患眼之前,并将一个+12.00屈光度凸球镜片同时放于好眼之前,再检查两眼同时看的视力,如果所得的视力较所谓患眼的单独视力更好时,则可证明患眼为伪装视力减退。
  b)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法略。
  5.3.4 听力损伤计算法
  5.3.4.1 听阈值计算30岁以上受检者在计算其听阈值时,应从实测值中扣除其年龄修正值,见表3。后者取GB7582附录B中数值。

  表3         纯音气导阈的年龄修正值     dB

┌────────┬─────────────┬─────────────┐
│    频率,Hz │       男      │       女      │
│        ├─────────────┼─────────────┤
│年龄,岁    │  500  1000  2000  │  500  1000  2000  │
├────────┼─────────────┼─────────────┤
│  30     │  1    1    1   │  1    1    1   │
│  40     │  2    2    3   │  2    2    3   │
│  50     │  4    4    7   │  4    4    6   │
│  60     │  6    7    12  │  6    7    11  │
│  70     │  10   11   19  │  10   11   16  │
└────────┴─────────────┴─────────────┘

  5.3.4.2 单耳听力损失计算法 取该耳语频500Hz、1000Hz及2000Hz纯音气导听阈均值,即(HL500+HL1000+HL2000)÷3(dB)。若听阈超过100dBHL,仍按100dB计算。如所得均值不是整数,则小数点后之尾数采用4舍5入法进为整数。
  5.3.4.3 双耳听力损失计算法 听力较好一耳的语频纯音气导听阈均值(PTA)×4加听力较差耳的均值,其和除以5,即[PTA(好耳)×4+PTA(差耳)]÷5(dB)。如听力较差耳的致聋原因与工伤或职业无关,则不予计入,直接以较好一耳的语频听阈均值为准。在标定听阈均值时,小数点后之尾数采取4舍5入法进为整数。
  5.3.5 张口度判定及测量方法
  以患者自身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列垂直置入上、下中切牙切缘间测量。
  5.3.5.1 正常张口度 张口时上述三指可垂直置入上、下切牙切缘间(相当于4.5cm左右)。
  5.3.5.2 张口困难Ⅰ度 大张口时,只能垂直置入食指和中指(相当于3cm左右)。
  5.3.5.3 张口困难Ⅱ度 大张口时,只能垂直置入食指(相当于1.7cm左右)。
  5.3.5.4 张口困难Ⅲ度 大张口时,上、下切牙间距小于食指之横径。
  5.3.5.5 完全不能张口。
  5.4 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门
  5.4.1 肝功能损害

  表4           肝功能损害的判定

┌────────┬──────────┬──────────┬────────┐
│      分级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内容      │          │          │        │
├────────┼──────────┼──────────┼────────┤
│ 中毒症状   │  轻 度     │  中 度     │  重 度   │
├────────┼──────────┼──────────┼────────┤
│血浆白蛋白   │  3.0~3.5g%  │  2.5~3.0g%  │  <2.5g%  │
├────────┼──────────┼──────────┼────────┤
│血内胆红质   │  1.5~5mg%   │  5~10mg%    │  >10mg%  │
├────────┼──────────┼──────────┼────────┤
│腹水      │  无       │无或少量,治疗后消失│  顽固性   │
├────────┼──────────┼──────────┼────────┤
│脑症      │  无       │  无或轻度    │  明显    │
├────────┼──────────┼──────────┼────────┤
│凝血酶原时间  │稍延长(较对照组>3s)│  延长      │  明显延长  │
├────────┼──────────┼──────────┼────────┤
│谷丙转氨酶   │  供参考     │  供参考     │  供参考   │
└────────┴──────────┴──────────┴────────┘

  注:以上分级均需结合临床症状分析。

  5.4.2 肺、肾、心功能损害
  参见5.5。
  5.4.3 甲状腺功能低下分级
  5.4.3.1 重度
  a)临床症状严重;
  b)B.M.R<-30%;
  c)吸碘率<10%(24h);
  d)参考T3、T4检查和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5.4.3.2 中度
  a)临床症状较重;
  b)B.M.R-30%~-20%;
  c)吸碘率10%~15%(24h);
  d)参考T3、T4检查和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5.4.3.3 轻度
  a)临床症状较轻;
  b)B.M.R-20%~-10%;
  c)吸碘率15%~20%(24h);
  d)参考T3、T4检查和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5.4.4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级
  5.4.4.1 重度 空腹血钙<6mg%;
  5.4.4.2 中度 空腹血钙6~7mg%;
  5.4.4.3 轻度 空腹血钙7~8mg%。
  5.4.5 肛门失禁
  5.4.5.1 重度
  a)大便不能控制;
  b)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很弱或丧失;
  c)肛门括约肌收缩反射很弱或消失;
  d)直肠内压测定,肛门注水法<20cmH2O。
  5.4.5.2 轻度
  a)稀便不能控制;
  b)肛门括约肌收缩力较弱;
  c)肛门括约肌收缩反射较弱;
  d)直肠内压测定,肛门注水法20~30cmH2O。
  5.4.6 排尿障碍
  5.4.6.1 重度 系出现真性重度尿失禁或尿潴留残余尿≥50mL者。
  5.4.6.2 轻度 系出现真性轻度尿失禁或残余尿<50mL者。
  5.4.7 生殖功能损害
  5.4.7.1 重度 精液中精子缺如。
  5.4.7.2 轻度 精液中精子数<500万/mL或异常精子>30%或死精子或运动能力很弱的精子>30%。
  5.4.8 血睾酮正常值
  血浆测定计量单位为14.4~41.5n mol/L(<360ng/dL)。
  5.4.9 左侧肺叶计算
  本标准按三叶划分,即顶区、舌叶和下叶。
  5.4.10 呼吸困难
  参见5.5.1。
  5.5 职业病内科门
  5.5.1 呼吸困难及呼吸功能损害
  5.5.1.1 呼吸困难分级
  1级 与同龄健康者在平地一同步行无气短,但登山或上楼时呈现气短。
  2级 平路步行1000m无气短,但不能与同龄健康者保持同样速度,平路快步行走呈现气短,登山或上楼时气短明显。
  3级 平路步行1000m即有气短。
  4级 稍活动,如穿衣、谈话即气短。
  5.5.1.2 肺功能损伤分级

  表5          肺功能损伤分级

┌──────────────────────────────────────────────┐
│                   FEV1/FVC  RV/TLC      PaO2  PaCO2  (A-a)O2 │
│       FVC  FEV1  MVV     %     %   DLco   kpa  kpa    kpa  │
├──────────────────────────────────────────────┤
│正常    >80  >80   >80   >70    <35    >80              │
│轻度损伤  60~79 60~79  60~79  55~69   36~45  60~79             │
│中度损伤  40~59 40~59  40~59  35~54   46~55  45~59             │
│重度损伤  <40  <40   <40   <35     >55   <45   4~8  6~8  >9.3 │
└──────────────────────────────────────────────┘

  注:FVC、FEV1、WVV、DLco为占预计值百分数。

  5.5.2 心功能不全
  5.5.2.1 一级心功能不全 能胜任一般日常劳动,但稍重体力劳动即有心悸,气急等症状。
  5.5.2.2 二级心功能不全 普通日常活动即有心悸、气急等症状,休息时消失。
  5.5.2.3 三级心功能不全 任何活动均可引起明显心悸、气急等症状,甚至卧床休息仍有症状。
  5.5.3 肾功能不全
  5.5.3.1 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血尿素氮>21.4mmol/L(60mg/dL),常伴有酸中毒,出现严重的尿毒症临床症象。
  5.5.3.2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内生肌酐廓清值低于正常水平的50%,血肌酐水平>177μmol/L(2mg/dL),血尿素氮增高,其他各项肾功能进一步损害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包括疲乏、不安、胃肠道症状、搔痒等。
  5.5.3.3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内生肌酐廓清值降低至正常的50%,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正常,其他肾功能出现减退。
  5.5.4 慢性中毒性肾病
  5.5.4.1 慢性中毒性肾病 有临床症状,尿蛋白阳性,有管型尿,轻度浮肿或高血压,肾功能轻度损害。
  5.5.4.2 慢性隐匿型中毒性 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尿蛋白阳性,无浮肿、高血压等,肾功能良好。
  5.5.5 中毒性血液病诊断分级
  5.5.5.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急性再障)
  a)临床:发病急,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
  b)血象:除血红蛋白下降较快外,须具备下列三项中之二项:
  1)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的9次方/L;
  2)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的9次方/L;
  3)血小板<20×10的9次方/L。
  c)骨髓象:
  1)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如增生活跃须有淋巴细胞增多;
  2)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
  5.5.5.2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
  慢性再障中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与重型再障──Ⅰ型相同。
  5.5.5.3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a)临床:发病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
  b)血象: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障性贫血为高。
  c)骨髓象:
  1)3系或2系减少,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红系中常有晚幼红(炭核)比例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
  5.5.5.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须具备以下条件:
  a)骨髓至少两系呈病态造血;
  b)外周血1系、2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偶可见白细胞增多,可见有核红细胞或巨大红细胞或其他病态造血现象;
  c)除外其他引起病态造血的疾病。
  5.5.5.5 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的9次方/L。
  5.5.5.6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O×10的9次方/L。
  5.5.5.7 白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白细胞低于4.0×10的9次方/L。
  5.5.5.8 血小板减少症
  外周血液血小板计数<8×10的10次方/L,称血小板减少症,当<4×10的10次方/L以下时,则有出血危险。
  5.5.6 再生障碍性贫血完全缓解
  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不低于120g/L,女不低于100g/L;白细胞4×10的9次方/L左右;血小板达8×10的10次方/L;3个月内不输血,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者。
  5.5.7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a)骨髓象: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幼稚单核细胞或原淋+幼稚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M2b型:原粒Ⅰ型+Ⅱ型≤5%,中性中幼粒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
  M3型:原粒十早幼粒≤5%。
  M4型:原粒Ⅰ、Ⅱ型+原红及幼单细胞≤5%。
  M6型:原粒Ⅰ、Ⅱ型≤5%,原红+幼红以及红细胞比例基本正常。
  M7型:粒、红二系比例正常,原巨+幼稚巨核细胞基本消失。
  b)血象:男Hb≥100g/L或女Hb≥9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的9次方/L;血小板≥10×10的10次方/L;外周血分类无白血病细胞。
  c)临床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
  5.5.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
  a)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
  b)血象: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总数<10×10的9次方/L,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10的10次方/L~40×10的10次方/L。
  c)骨髓象:正常。
  5.5.9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
  外周血白细胞≤10×10的9次方/L,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40%),骨髓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30%)临床症状消失,受累淋巴结和肝脾回缩至正常。
  5.5.10 慢性中毒性肝病诊断分级
  5.5.10.1 慢性轻度中毒性肝病
  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饱胀或肝区疼痛等症状,肝脏肿大,质软或柔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试验或复筛肝功能试验异常。
  5.5.10.2 慢性中度中毒性肝病
  a)上述症状较严重,肝脏有逐步缓慢性或质地有变硬趋向,伴有明显压痛。
  b)乏力及胃肠道症状较明显,血清转氨酶活性、r-谷氨酰转肽酶或r-球蛋白等反复异常或持续升高。
  c)具有慢性轻度中毒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伴有脾脏肿大。
  5.5.10.3 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有下述表现之一者:
  a)肝硬化;
  b)伴有较明显的肾脏损害;
  c)在慢性中度中毒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白蛋白持续降低及凝血机制紊乱。
  5.5 .11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