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的后现代因素,把刑法的结果取向从个体的行为人部分地转换到了社会的问题领域,比如环境的、经济的犯罪和网络犯罪。在行为的情景取向的模式下导致犯罪的过程中,行为人在这些问题领域中只起很小的作用。因此,传统的行为人取向的病理学范式并不能很好地匹配这类新的问题领域犯罪现象的解释。[12]但是,以个人责任和有责性为中心并且抹去大部分后现代刑法较多的象征性符号功能,这些刑法的公理性基础,还允许我们继续把罪行(criminality)理解为在个人行动中出现的一种社会问题。因此,犯罪学实际上仍然运作着来自现代刑法的核心功能:a.满足探索犯罪原因的要求,致力于犯罪的病理学解释;b.为处遇和干预措施提供证据;c.为现存的刑事司法制度的理论合理性提供论证。
四、犯罪学对于刑法的重要性的发展程度,决定犯罪学服务于刑事司法要求之满足程度。[13]建立和巩固实证社会科学和刑法之间联系的途径是:持续、大量地检测刑事司法运作中与规范预防目的相左的法律事实。
【作者简介】
樊文,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释】尽管这两个学者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但是要注意的是两位理论家在理论假设上是有根本区别的。因为龙勃罗梭认为,天生犯罪人要对大量的犯罪行为负责,而李斯特则认为,遗传的秉性和环境因素是互动的。由于这种不同,在公共政策方面就会出现几乎相反的结论,这在犯罪预防上表现尤为明显:李斯特的结论秉持的是一种目的论的社会政策(即好的社会政策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而龙勃罗梭针对生物学上变异所决定的个人,主张不妥协的镇压措施。
主要表现在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指导下的包括生存危机在内的各种危机中:空气污染、饮水有害、食物有毒、家具有味……。前一段是:自来水里放了避孕药,吃着用工业皮革废料合成的老酸奶、毒果冻、毒胶囊;最近的报道是:福建商家化学试剂泡制了35吨致癌金针菇。此外,各种养生与健康的话题,充满媒体,中国人从来没有像当今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么担心过,都想达到"苟全性命于乱世"的目的。这是一个高度风险引发的、并被媒体催化的高度敏感的社会。
比如,恐怖袭击的策划和实施难以预知。通常情况下,当人们察觉其预备行为时,距离实施袭击也只剩很短暂的时间,阻止犯罪发生的时间极为有限。此外,风险社会的公民对新型风险的认知和对于犯罪不合客观安全形势的过敏恐惧,使得对于安全保障有了更高诉求的同时,相对于安全需求的自由保障就有所弱化。由此
刑法在风险社会就出现了一种预防性的发展趋势:推进预防前沿到预备犯和扩大防御纵深到抽象犯或者潜在危险犯。
Jakobs, Strafrecht AT,1993,S.5.
Von Hirsch, Penal Theories, in: Tonry (ed.),The Handbook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p.667.
Albrecht, Tatproportionalitaet. In: Frisch, von Hirsch and Albrecht (eds.), Tatproportionalitaet - Normative und empirische Aspekte, 2003, S.235-241.
比如,中国
刑法第
72条第1款第(三)项: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第
81条第1款"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
比如,中国
刑法第
81条第3款: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Jescheck/Weigend, Lb Strafrecht AT,1996,S. 69: "Inwieweit das Strafrecht die gewünschte Wirkung hat, l??t sich empirisch schwer feststellen. Doch kann keine Rede davon sein, da? jede begangene Straftat die generalpr?ventive Wirkung des Strafrechts widerlegte, wie Kritiker behaupten, denn ohne Zweifel würden sehr viel mehr Straftaten begangen werden, wenn es keine Strafrechtspflege g?be."; siehe auch Dubber, ZStW 117 (2005), S. 491 f.
Albrecht, Legalbewaehrung bei zu Geldstrafe und Freiheitsstrafe Verurteilten, Freiburg i.Br., 1982.
Wolfgang/Figlio/Sellin, Delinquency in a Birth Cohort, Chicago, 1972.
Kaiser, The rediscovery of the Offender: Is there a revitalization of Individualistic Theory? In: European Journal of Crime,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Justice, 5 (1997), S.364.
Hallsworth,Theoretical Criminology, 2002, S.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