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具体人格权之下,如何建构隐私权的内容
隐私权的内容界定是目前人格权立法中争议较大的问题。根据权利为利益加法律保护之力的传统理论,隐私权作为一种权利,是满足人类的利益依法所赋予的力量,其内容为法律上特定的利益。依类型化原理,隐私权所保护的应为某种同质的利益。由美国隐私权法的发展可知,各种个人自主决定权被涵盖在隐私权概念之中并被类型化为自决隐私权,这也成为广义、狭义隐私权的分野,同时也构成隐私权类型中的最大争议。[53]在广义隐私权概念之下,隐私权不仅包括了“不受干扰的权利”,而且包括了生育自主、家庭自主、个人自主(同性恋性行为自由、死亡权和安乐死)等[54]自主决定权。将性质完全不同的利益保护方式安排在一起,已经失去了原本从事类型化追求——不同性质者作不同考量——的本意。很难想像堕胎的自由和死亡的自由属于隐私权的范围,个人自主性的想法与一般对隐私语义的认知也明显不符。[55]笔者认为,在我国人格权体系中,隐私权所保护的利益应当特定化为“不受干扰”的隐私感情,涵盖人之外在有形和内在精神领域的隐私主张:外在有形方面的隐私利益主要是指住宅或其他财产领域之物理上免受侵入,以及个人独处状态免受破坏;内在精神方面的隐私利益是因应现代科技(电子监视设备)对人的接触完全有别于物理上的有形接触所产生的与他人在精神上保持距离的主张。[56]有学者亦称后者为“心理上独处状态”之免受破坏。[57]
如此看来,就美国私法上隐私权而言,应厘清其中本属于其他具体人格权的内容,诸如姓名权、肖像权等。《美国宪法》第一、第四修正案规定的隐私权在我国隐私权范畴内加以规定并无障碍。至于自主决定权或自决隐私权中的部分内容,如果确有必要,则应放在具有开放性的一般人格权中加以规定和发展。如果我国人格权立法将自由权作为一种具体人格权[58]加以规定,则前述自主决定权或自决隐私权亦可纳入自由权中并作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就美国成文法上的个人信息隐私权而言,属于我国隐私权的当然内容,但就立法技术而言,人格权立法时可仅作原则性规定,另立特别法综合、一体调整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问题,以克服美国隐私权分散立法的弊端。
【作者简介】
高圣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
【注释】See Gert Bruggemeier,Aurelia Colombi Ciacchi & PatrickO’Callaghan(eds),Personality Rights in EuropeanTort Law,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p.3.
参见[日]五十岚清:《人格权法》,[日]铃木贤、葛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参见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三)——人格权的具体化及保护范围(6)——隐私权(中)》,《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7年第8期。
在此之前,美国法官库利早在1888年就曾提及“不受打扰的权利”一词。See A Treatiseon the Law of Tortsor the Wrongs which A-rise Independent of Contract,Callaghan&Company,1888,p.30.美国学者史蒂芬在回应密尔的《论自由》一书时也曾简短讨论过隐私权。SeeTom Gerety,Redefining Privacy,12Harv.C.R.-C.L.L.Rev.296(1977).但是,在美国学理上隐私权一直未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探讨。
Samuel D.Warren,Louis D.Brandeis,The Right to Privacy,4Harv.L.Rev.193(1890).
See 171N.Y.538,64N.E.442(1902).
See 122Ga.190,50S.E.68(1905).
See William L.Prosser,Privacy,48Cal.L.Rev.383(1960).
只有明尼苏达州仅承认四种侵权样态中的三种,不承认第三种侵权样态为隐私侵权。See Lake v.Wal-Mart,582N.W.2d231(Minn.1998).
See Edward Bloustein,Privacy asan Aspect of HumanDignity:An Answerto Dean Prosser,39N.Y.U.L.Rev.962(1964);Harry Kalven,Jr.,Privacy inTort law:Were Warren and Brandeis Wrong?31Law &Contemp.Probs.326(1966).
See Americal Law Institute,Restatement(second)ofTorts,§§652(A)-(D).
Peter L.Felcher &Edward L.Rubin,Privacy,Publicityand the Portrayalof Real People by the Media,88YaleL.J.1584(1979).
Olmstead v.United States,277U.S.438,478-479(1928).
See Katz v.United States,389U.S.347(1967)
See Olmstead v.United States,277U.S.438(1928);Goldman v.United States,316U.S.129(1942);OnLee v.United States,343U.S.747(1952).
See Lloyd Corp.v.Tanner,407U.S.551.
See Roe v.Wade,410U.S.113(1973).
See Martin v.City of Struthers,319U.S.141(1943);Kovacsv.Cooper,336U.S.77(1949);Breardv.City of Alexandria,341U.S.622(1951).
参见蓝培青:《隐私权在美国演进历程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1997年5月,第84-85页。
See Griswold v.Connecticut,381U.S.479(1965).
See Ioving v.Virginia,388U.S.1.(1967).
See Morre v.City of East Cleveland,431U.S.494(1977).
See David M.O’Brien,Privacy,Law and PublicPolicy,Praeger Publishers,1979,p.204,p.13,p.207,p.209.
参见周汉华主编:《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309页。
See Senator Edward Kennedy,Freedom of Informationand the Privacy Act,Congressional Record,S.18144-45,18144,Oct.9,1975.
See Gregory R.Firehock,Privacy Act,60Geo.Wash.L.Rev.1512(1992)
See Privacy Protection Study Commission,PersonalPrivacy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Washington D.C:U.S,July,1977,chapter13.
See Daniel J.Solove &Paul M.Schwartz,Privacy,LawFundamentals Portsmouth: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ivacy Profession-als,2011,pp.4-6;Jacqueline Klosek,The War on PrivacyPraeger Publishers,2007,pp.14-22.
See Joel R.Reidenberg,Privacy inthe InformatomEcononcy:A Fortress orFrontier For Individual Rights?,44Fed.Conrm.L.J.195(1992).
Fred H.Cate,Privacy in Information Age,BrookingsInstitution Press,1997,p.80.
参见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虽然对于人格权是否独立成篇尚存争议,但民法典中应规定人格权应为通说。亦即无论采取哪种观点,人格权立法均是民法典编纂中的一大问题。
参见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三)——人格权的具体化及保护范围(6)——隐私权(上)》,《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7年第7期。
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二)——
宪法上人格权与私法上人格权》,《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
See Halpern,S.W.The Law of Defamation,Privacy,Publicity,andMoral Right,JPMBooks,2000.pp.412-413;Kerpen,U,Dasinternationale Privatrecht der Personlichkeitsrechtsverletzungen,PeterLangGmbh,2003,p.139.
参见岳业鹏:《比较法视野下的人格权法律保护与立法完善——“国际民法论坛”2010’研讨会综述》,载王利明主编:《判解研究》2011年第4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228-236页。
参见梁慧星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160页;杨立新:《人格权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参见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参见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人格权立法》,《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参见林子仪:《基因资讯与基因隐私权——从保障隐私权的观点论基因资讯的利用与法的规制》,载翁岳生教授祝寿论文编辑委员会编:《当代公法新论(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702页。
参见陈仲嶙:《从新生儿筛检探讨隐私权的法之规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2003年7月,第18页。
参见蔡蕙芳:《从美国隐私权法论“
刑法”第
315条之一与相关各构成要件(上)》,《兴大法学》2010年第5期。
See David A.Elder,Rhode Island and Privacy Law:AnOverview and Some Important Recent Development,31SuffolkU.L.Rev.842(1998).
参见杨立新主编:《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410-4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