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谬走向讨论:权利在别处
——品读《动物权利研究》
肖继耘
【全文】
《动物权利研究》,〔美〕汤姆·雷根 著,李曦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一
“与他人的努力相呼应,我希望《动物权利研究》将会推动动物权利‘从荒谬走向讨论’。然而,在内心深处,我更深层的希望是:‘这本书的出版将会起到一些作用来推动动物权利运动走向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采纳’”[1] “动物权利是一场不知自己要行向何方的运动,因此注定无法到达彼岸,不管风有多大,方向在哪里。”面对动物权利的研究,汤姆·雷根的拳拳之心昭然若揭矣。
几年前,我的新疆库尔勒的记者朋友白云女士引用沈苇的诗作《混血的城》,写道:
孜然飘香,送来烤肉的尖叫
一串肉在火上尖叫就是一只羔羊
在火上尖叫,是一百只羔羊在火上尖叫——
多少羔羊葬身人的口腹之坟
“啊,愿你们安息。”[2]
诗中悲怆的橡木气息,与书中雷根精致的思辨相颉颃,令我对动物权利关怀的尚付阙如沉静良久。
让我们看看目下的现状吧。在美国,“每年有480亿只动物被屠杀,作为食物供应全世界。也就是每天超过1亿3000万只,每小时超过了500万只,每分钟9万1千多只,每秒大概1500只。这些数字还不包括以几十亿计被杀死,被伤害身体,以娱乐、运动或时尚的名义被剥夺自由的其他动物。”[3] 当然,也有积极的变化,“以美国的皮毛业为例。近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每年有2000万只动物因为皮毛而被捕猎;今天,这个数字是400万。在同样的时间跨度,从事诱捕动物的人减少了一半,从330,000减少到了165,000。水貂‘牧场’以更大的速度减少,从1000个锐减至300个。”[4] 在中国,“仅在广州一地,每天就有多至10,000只猫被活活剥皮、烹煮。”[5]
雷根认为,我们不仅认为这是野蛮的,而且觉得这是在背叛人与这些动物之间的结成的历史纽带。它们与我们互为朋友,它们是我们的家庭成员,而不是一种肉。诚哉斯言!我们对动物权利的关怀,与其说源自我们与它们是更广阔意义上的同类,不若说源自种种冷酷现实的拷问。也许,这种实证的路径依赖范式在某些场合更具说服力。只是,一旦从动物身上受有利益时,我们就会动摇思考的路向。雷根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动物权利的正当性图景那么灿然大备,容不下哪怕一丝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