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公司:足球宪政预演
吴金勇 敖祥菲
【关键词】中国足球是一个因为缺了民主而少了秩序的典型案例……
【全文】
按计划,中超公司将于2005年6月30日以前成立,这是否意味着从去年10月开始、以7家俱乐部为代表的足球市场力量开始发挥作用,而由政府垄断长达半个世纪的足球资源和权力开始分解?
至4月17日,今年的中国足球超级职业联赛已“裸奔”半月。从4月2日开场以来,中超一直没能等来总冠名赞助商。
而去年同期,冠名商西门子公司与中国足协的合同金额还高达1.4亿人民币。据目前的现状,“裸奔”仍可能持续下去。因此有业内人士估计,今年中超的商务开发可能会比去年损失1亿元。
这是市场对11年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总体情况给出的最公正而又最残酷的评价。
然而最残酷的现实中,往往会蕴含着必然的改革转机。
从今春开始,中国足球的权力和权利格局已经开始默默变化。2月中旬,原足协副主席、国家足球管理中心主任阎世铎离任,谢亚龙履新,许多媒体用“走了阎王来了龙王”的说法,寄希望于新掌门能实质性地推动中国足球改革。4月6日,经谢亚龙提议、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中国足协领导班子进行了重新分工。备受关注的中超职业联赛工作由副主席南勇代替杨一民主抓。这样新接管联赛部的南勇也因此排名上升,在足协的4个副主席中位次仅低于谢亚龙。
在重新分配足球管理行政权力的同时,中超改革也向着市场化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2月25日,中超联赛最高权力机构的中超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香河召开。会议正式对外界公布,中超委员会将在今年6月末前成立中超公司。同时,为使中超委员会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也使中超委员会能够更有效地管理中超联赛,这次会议还改组了中超委员会及其休会期间的常设机构———中超常务委员会。
这是否意味着,从去年10月开始的、以7家俱乐部为代表、以争夺权利为诉求的足球改革派力量开始发挥作用?而由政府垄断长达半个世纪的足球资源和权力开始分解?
中超公司分权
2月25日在香河召开的中超会议规格极高,许多平时不常见的俱乐部董事长纷纷现身会场,刚刚走马上任的谢亚龙也虚心地列席了会议。会上,时任中超委员会主任杨一民宣布,设立中超公司,时间应不迟于2005年6月30日,以便获得2006年后中超联赛商务运作及市场发展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