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斯年届六旬,鬓角斑白,戴一副金丝眼镜,讲话低沉缓和,一派文质彬彬。据其学生称:菲尼斯平素独行特立,常常独自一人在其任教的大学院(University College)庭院内无目标地漫步。不过,牛津的思想者们大抵都是如此罢!
我们与菲尼斯的谈话是在宴会之后才真正开始的。当时已接近晚间11点,大部分客人告退回府,仅剩基金会的帕特森夫妇、我们访问团的3位成员以及菲尼斯本人。因为清华大学法学院的许章润教授和我主编的《西方法哲学文库》业已把菲尼斯的《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纳入翻译计划,所以我们之间的谈话就从这本书的移译开始,由此谈及其思想的特性及近年的著述,其业师哈特的理论及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学术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谈到他本人与约瑟夫·拉兹在牛津开设的法哲学Seminar,谈到德沃金的退休及其后继者的简况。尽管谈话的时间总共不到一个小时,但我本人能有此机会与这样的学术大师零距离晤谈,所获得的感受难以用一时的收益来加以简单衡量。告别菲尼斯已是深夜了,我们一行人将他送出奥里尔静静的庭院,一直看着其消瘦的身影消失于牛津高街的夜色里……。
寻访马克思墓地
别离牛津,我们为等候归国而暂时住进位于伦敦西区一家由华人开办的小旅店。说它小,不仅因为它只是一幢仅有十几个房间的三层私家小楼,而且主要还是因为它规定要由旅客自我服务(比如旅客自己埋锅造饭)。
10日清晨,我们决定在离开伦敦之前去看一看卡尔·马克思墓(这几乎是每一个来伦敦的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显明校长比我们起得早,为大家准备早餐(其实,他不过用黄油做了一盆鸡蛋汤,按他的话说算是“校长为教授服务一回”吧)。饭后,我们就准备上路。记得以前读过一本书,里面曾介绍说马克思墓在伦敦著名的海德公园。但一上车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那本书的记载简直是张冠李戴:把马克思墓所在的一个私家管理的公墓——海格特公墓(Highgate Cemetery,直译为“高门墓地”)与海德公园愣是混为一谈了(或许是Highgate与Hyde Park读音相近而造成的误会?)。
“海格特公墓”位于伦敦北部的郊区。经过艰难的寻找,我们终于到达公墓的门口。是日到此处参观者寥寥,墓地出奇地安静。把守大门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她向我们每个人收2个英镑才予以放行。我们沿着坡道一直进入墓地深处,在杂树丛中看见马克思墓碑兀然屹立,硕大而熟悉的老人家头像逼人眼目,我们不由自主地为之肃然起敬。该大理石墓碑是1956年由英国共产党倡议竖立的。墓碑上方镌刻着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的结束语:“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在其下方,刻写着马克思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段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