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法律应对
蔡奕
【摘要】保险服务贸易是国际金融服务市场中行业规模和经济影响较大的服务行业之一。中国年内入世已成定局,本文结合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从实证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利弊权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入世后我国保险业的法律应对。
【关键词】保险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总协议、市场准入、承诺
【全文】
目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正进入关键阶段,中国已经履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手续,与美国、欧盟等主要成员方均达成了双边协议,据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近期表示,中国入世的实体问题已基本敲定,剩余的主要是一些技术性细节问题,中国有望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开始之前加入世贸组织。[1]中国入世的步伐已清晰可闻。
根据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双边协议的规定,在保险服务贸易领域中方作出如下承诺:1、逐步放宽对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主要城市的保险业将在二到三年内全面开放,加入WTO五年内完全取消地域限制。2、逐步放宽对外资保险机构的险种限制,在寿险方面,外资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可扩大至养老、健康、团体寿险业务;在非寿险方面,外资保险机构不仅可以从事外商投资企业的财产保险业务,也可从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的财产保险业务。3、在股权限制方面,非寿险领域允许外资拥有51%的控股股权,并可在两年内创建全资子公司;在寿险领域,限制外资只能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外资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50%。4、在再保险领域,允许外资再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原保险公司仍需将法定比例的保险业务分保给中国再保险公司。5、在保险中介和辅助性保险服务方面,对外资保险经纪人进入国内保险市场仍有严格限制。2000年5月19日中国与欧盟达成的入世协议中也作出了许多类似的承诺。
尽管中国尚未加入世贸组织,但可以预期,上述承诺将是中国入世后在GATS项下计划表中的基本承诺标准,也是相对国家衡量我国保险服务市场开放程度的具体指标。结合上文所述的WTO主要成员方保险服务承诺概况表,分析我国作出的承诺,不难看出,我国在保险服务领域所作承诺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承诺标准。从原先的经济试点开放模式突变为全方位大范围的全面开放格局,对我国的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认为,对此问题不宜一概而论,而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证分析。
一、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积极意义
我国开放保险市场的承诺预示着竞争机制将逐渐在中国保险市场的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和主导作用。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我国保险业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将逐步融入国际保险业,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具体而言,保险市场开放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有助于优化保险市场结构,提高保险市场效率。
加入WTO后,我国必须确实履行GATS项下关于市场准入的承诺,放松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限制。随着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加,我国的保险市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在1991年之前,中国保险市场基本呈现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花独秀”的局面,1991年后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分拆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三个独立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以及太平洋、平安、天安、大众、新华、泰康、华泰、永安、华安等一大批股份制保险公司的崛起,中国保险市场已经打破了中保集团独家垄断保险市场的局面。那么,是不是就此可以断言我国保险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充分竞争的保险市场呢?笔者认为,作出这种判断为时尚早。从保险公司的数量上看,我国保险服务供给者数量的确不少,但从各保险公司的资质及其业务分布格局来看,各保险公司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目前,除了中国人民、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设立较早,资力雄厚,网点遍及全国各主要省市之外,其余保险公司要么有区域性展业限制(如天安、大众、永安、华安保险公司),要么缺乏在全国拓展业务的实力。这样,就导致我国保险市场格局呈现出一种地域失衡: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保险供给主体较多,竞争较为充分;在各省会城市或地区中心城市,只有中国人民、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四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状态;至于在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则只有中国人寿与中国人民两家保险公司,分别在寿险市场和财险市场居于完全垄断地位。[2]这种格局,依靠我国保险市场机制自身是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改变的,只有引入外资保险公司,才能使上述地区的寡头垄断或完全垄断格局向充分竞争的方向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国承诺在入世五年后完全取消外资保险公司展业的地域限制,是有其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