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具有陕西特色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建成两库一馆三平台,不断建设和丰富陕西特色数字教育资源。到2015年,基本完成两库和三平台建设任务,试点建设全省数字图书馆;2016年-2020年,大力推进平台应用和系统完善,实现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和终身学习环境广泛应用,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及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建成覆盖全省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各类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教育决策与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形成一批精品网络视频课程和一批优秀教学应用成果,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立足陕西实际,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有效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增强队伍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一、缩小基础教育信息化差距,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改善和优化中小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条件,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让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对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进行改造,优化升级终端设备,提高生机比和师机比。坚持接入边远、普及山区、优化城市,实现中小学校宽带网络和信息终端全覆盖。加快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化差距。
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多渠道加快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形成学科齐全、内容丰富、优质好用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促进资源的可持续更新和共建共享。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制作工具和教学软件,普及建设中小学虚拟实验室和探究实验室,逐步实现智能化教学环境遍及所有中小学校。加快开发0-3岁婴幼儿亲子教育资源,提高家长育儿技能,促进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衔接。适当开发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益智类学前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各类特殊教育数字资源和学习辅助装置,支持残疾人终身学习。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严格按照国家课标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教学理念与内容,健全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层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推动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和安全教育,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健康、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
二、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全省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深入推进我省产业振兴,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