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一)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全省农村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指导意见》、全省农牧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试点总结会和全省教育项目工作会议精神,从海北实际出发,按照“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寄宿制小学、村办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未来发展与需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立足实际、总结经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分步实施。
1、布局调整的原则。
以“高中高度集中,初中相对集中,小学适度集中”为总原则。在具体实施中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学校布局科学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未来人口变动状况,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既要保证教育质量,又要切合州情。
(2)坚持合理配置资源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把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贯穿于深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全过程。围绕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全州教育的均衡发展。
(3)坚持城乡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与促进教育公平相结合。确保“有学上”的基础上,解决学生“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在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同时,统筹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教育公平在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全面得以体现。
(4)坚持集中办学与尊重群众意愿相结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依法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在统一思想中推进集中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办学。
(5)坚持超前谋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学校建制和规模,注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确保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着眼未来,适度超前做好学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从实际出发,由易到难,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好全州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6)坚持提高办学标准化水平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相结合。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学校建设,体现时代要求,实现学校建制规范化、资源配置合理化、设施建设标准化、学校管理科学化的目标。
(7)坚持提高普及水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通过整合优质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围绕让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平等享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围绕发展高质量基础教育和学生健康成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进一步提高“两基”水平的同时,加强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8)坚持将建设资金与“校安工程”资金、银行贷款、州县自筹、社会捐资捆绑使用相结合。为确保布局调整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想方设法,通过整合各类资金,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