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省教育行业增加值增速稳定提高,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高于上年。
2、保持并发展高等教育年度招生规模在全国的领先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95%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段教育的比例更趋合理。
3、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扩增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
4、抓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大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服务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5、强化高等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加强特色高校建设,在培育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上取得新进展。
6、促进并规范民办学校发展,鼓励出资、捐资办学和社会力量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提升教育国际服务水平。
7、积极稳妥地推动高等教育后勤服务社会化,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
四、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1、全省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稳定提高,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高于上年。
2、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强化科技对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支撑作用。
3、积极推进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健全和完善制造业信息化配套服务体系、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科技经费安排向现代服务业研究开发倾斜。
4、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认真做好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工作,促进我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5、根据我省“四新一海”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加快高新区“二次创业”,充分发挥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6、编制并组织实施《科技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7、落实省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召开科技服务业协调推进工作会。
五、山东省民政厅
1、全省各类养老服务床位增长10%,总量增加到34万张,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增加到2.5万人。
2、全省县级社会福利中心50%完成主体或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床位达到1.4万张,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
3、社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社区居民自助互助,增强社区活力,不断提高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4、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进一步拓展服务业领域行业协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行业服务的作用。
5、积极促进与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婚丧等社会事务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全省在线婚姻登记,全面提高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公墓管理,积极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行殡葬惠民政策,力争50%以上县(市、区)低保对象、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基本丧葬服务由政府买单。
6、编制并组织实施《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7、落实省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召开社区服务业协调推进工作会。
六、山东省财政厅
1、负责编制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商省发展改革委提出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审核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具体项目预算,并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把增加财政收入、培植新兴财源与促进服务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财税手段,努力把现代服务业培植成经济与财税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