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拟作重大修改的;
(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较多意见的;
(五)市人民政府或者其他有权部门认为有必要评估的。
因上位法修改或者有特殊情况需要对规章内容作相应修改的,可以不开展立法后评估。
第八条 负责实施规章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的10月31日前向市政府法制部门申报本部门下一年度的评估项目。
市政府法制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出评估项目。
第九条 市政府法制部门对申报的评估项目汇总后,依照本办法编制年度评估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列入年度评估计划的项目,纳入市人民政府年度立法课题项目,经市政府法制部门编制经费预算,由市财政部门按规定核拨。
第三章 评估内容与标准
第十条 评估实施机关应当根据立法后评估计划,对规章的立法技术、立法内容、实施绩效等情况进行整体评估,也可以根据评估目的作部分评估。
评估实施机关应当对规章中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内容作重点评估。
第十一条 立法后评估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进行:
(一)合法性标准,即规章是否与法律、法规及其他上位法保持一致;
(二)合理性标准,即规章是否符合公平、公正原则,是否必要、适当,设定职权与责任是否相统一;
(三)科学性标准,即规章是否具有适当前瞻性,是否体现规律要求,是否适应时代需要,是否符合人民意愿,是否解决实际问题;
(四)协调性标准,即规章的各项制度之间是否协调一致,与同位阶规章之间是否存在冲突,相关配套制度是否完备;
(五)规范性标准,即规章立法技术是否规范,是否影响到规章的正确、有效实施;
(六)操作性标准,即规章的概念界定是否明确,各项制度及其程序是否具体可行;
(七)实效性标准,即规章是否得到普遍遵守与执行,是否已达到预期目的。
第四章 评估程序与方法
第十二条 立法后评估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报告形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