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环境质量
| 30
|
1
|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 ≥90
| 环境例行监测数据、报告及现场
| 8
|
2
|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 (同上)
| 7
|
3
| 地表水环境质量
| 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 (同上)
| 5
|
4
|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 API指数≤100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90%
| (同上)
| 5
|
5
| 城市声环境质量
| 完成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工作;城市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划规定的标准
| (同上)
| 5
|
二
| 污染物总量控制及主要污染物减排
| 30
|
6
| 污染物总量控制
|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年度排污总量,对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污指标进行审核,实施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 有关资料
| 10
|
7
| 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 完成2011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 现场及有关资料
| 10
|
8
| 污染源监管
| 全面实行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国控、省控污染源全部实现省、市联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因子在线监控
| 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台帐及污染源监控系统
| 4
|
9
| 环境统计管理
| 提高环境统计质量,按时完成各项环境统计工作
| 统计年报、季报
| 4
|
10
| 污染源普查更新调查
| 完成本地区的污染源普查更新调查任务
| 更新调查电子数据库、分析报告和工作总结
| 2
|
三
| 重点实事项目
| 30
|
11
| 生态市建设
| 建成生态区,完成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和生态市建设年度任务;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论证并组织实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社区覆盖率达到55%,绿色学校(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5%,配合建成节能LED环保宣传灯箱15个
| 现场及有关资料
| 5
|
12
|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 推进国家、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力争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苏州市吴中光大静脉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通过省厅评审
| (同上)
| 2
|
13
| 产业园区开展跟踪环境影响评价
| 对区域环评审批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开展跟踪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 环评文本及批复,有关资料
| 2
|
14
| 清洁生产审核
| 完成6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 现场及有关资料
| 2
|
15
| 农村环境保护
| 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年度任务
| (同上)
| 2
|
16
|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
| 市(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镇(乡、街道)、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其中,太湖一级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
| 现场、有关资料和统计表
| 2
|
17
| 水污染防治
| 完成2011年度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项目
| 现场及有关资料
| 3
|
18
| 大气污染防治
| 完成2011年度蓝天工程行动计划
| (同上)
| 2
|
19
| 环境综合整治
| 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行动,切实解决一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群众重复投诉、久拖未决的突出环境问题;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及指导意见,以酸铅电池、电镀等五大行业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排放企业的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泥全面实现规范化处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辐射安全监管全覆盖,妥善处置辐射事故
| 现场及有关资料;对列入省、市整治清单的,未完成一个扣0.5分
| 5
|
20
| 环保重点项目
| 完成2011年度环境保护重点项目计划
| 现场检查;双月进度报表、半年度和年度总结及有关资料
| 3
|
21
| 环境行为信息公开
| 乡镇政府全面实行环境管理信息公开化,工业企业参评数量提高10%
| 现场及有关资料
| 2
|
四
| 保障措施
| 10
|
22
| 制定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计划
| 纳入区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文件资料
| 2
|
23
| 环保投入
| 全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资占全年GDP的3.5%以上,财政安排年度污染防治资金总额不低于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的3‰,新增财力的10%~20%用于水污染防治
| 统计表、财政决算或证明
| 5
|
24
| 环保能力建设
| 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加快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现代化建设,实现水质自动监测站市县联网;加强应急机构建设,完善环境应急四级预案管理体系,进一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完成重点风险源建档工作,组织开展环境应急专项演练,强化日常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发生
| 现场及有关资料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