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的新进展

  国家重视藏语文在西藏自治区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切实保障藏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藏语文是西藏的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在内地开设的西藏学校或西藏班学生的主课,要求学生在中学毕业时,具有熟练掌握藏语文读写的能力。西藏已完成义务教育阶段500种中小学教材的藏文编译,并已开展编译出版科技资料藏文目录,搜集整理藏文科技资料的工作。为推动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现代化,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西藏自1994年开始进行“信息技术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并于1996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多文种编码国际标准审定会议上获得通过。这为藏语文步入现代信息媒体领域,在网络媒体中实现信息处理和交换,建立了良好的基础。1995年,西藏成立了藏语文术语统一标准化委员会,开始藏语文统一标准化和社会用语规范化。
  古老的藏医、藏药继续得到重视。目前,西藏共有藏医机构14所,60多个县医院内设有藏医科。全区各级藏医院(科)门诊量达年均50多万人次。每年生产的藏药成品10万公斤,品种350多个。十几种名贵藏药获国家医药产品金、银奖,有的获国际传统医学大会奖。
  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大规模、有系统的普查、搜集、采录、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的工作一直在加紧进行。汇集300多张图片、80余万字的《中国戏曲·西藏卷》已于1993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137万字的《中国歌谣集成·西藏卷》也于1995年出版发行。涉及藏族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的总共十大部的文艺集成志书将陆续出齐。《格萨尔王传》是藏族民间艺人创作、加工并一直作为口头说唱艺术在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被西藏自治区列为重点研究课题,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抢救、整理。有关研究机构已收集民间艺人传唱资料录音5000多盘,录像数百盘,整理出文字4000多万字,发表研究《格萨尔王传》的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研究专著30多部。通过努力,使这一长期零散传唱的口头文学变成了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巨著。许多藏族学者和宗教界人士称赞这“实现了历代藏族人民的一大心愿”。西藏自治区专门成立了由国家拨款支持的藏文古籍出版社,搜集、整理、出版藏文古籍。大批古藏文书籍、古代木简及金石文字均得到保护。在抢救出版的古籍中,有反映藏民族历史的孤本《德吴宗教渊流》,还有《西藏历代法规选编》、《藏族工艺典籍选编》、《医学论著选编》、《西藏古迹选编》等。
  进入九十年代,西藏基本完成了全区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共调查发现各类文物1768处。大批珍贵文物得到全面保护。六十年代以来,国务院公布的西藏辖区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并确定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1994年,著名的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是中国目前保存地方档案最丰富的档案馆之一。1997年10月,由国家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的西藏博物馆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达2.25万平方米。
  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如今拥有充分的创造和享用文化的权利。现有多功能群众文化艺术馆35座,乡村文化室380多个。在西藏广阔的城乡建立了电影放映发行网络,有电影发行放映单位650个,在农牧区实行免费放电影。1996年译制藏语影片25部,拷贝500余个。九十年代以来累计译制藏语影片630多部,8500多个拷贝。西藏现有图书、音像出版社4家,其中西藏人民出版社累计出版图书6589种,7694万册。公开发行的藏文报刊有23种。到1996年,西藏已建成无线电台2座,无线电视台2座,广播发射或转播台35座,电视转播(差转)台240座,卫星地面接收站700多座。投资近亿元的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已于1996年6月正式建成开馆,藏书59万册,其中仅收集、整理和保护的藏文古籍就达10多万册。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