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类方法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主导性的推理模式,对此,学者们早有定论。崔清田先生在《中国逻辑的推类》一文中有着非常详尽的说明与论证。李贤中先生也认为:“在中国哲学的推理思维方式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藉着’体证‘而非’论证‘……这种修养功夫并不排除心中推理的作用,其推理方式也就是以’推类‘为主。”[13]我们之所以将这一方法视为中国典型的推理范式,是因为自春秋战国以来,国人一直使用这一方法进行论说言辩。如孔子在论述自己的求知方法、教育思想与伦理思想之时,大量运用了推类方法,《论语·学而》就有通过“举一反三”而达到“告诸往而知来者”之语。孟子认为,我与人是“同类者”,“同类者”必可举出“相似”之处,人最重要的“相似”之处是“心之所同然者”,这样,在人我之间就能够也应当“举斯心加诸彼”,“善推其所为”。先秦后期的大儒荀子更热衷于“推类”方法。荀子认为,事物有不同类别,同类事物都有相同的事理、规律,亦即“类不悖,虽久同理”。[14]由于荀子认识到“物各从其类”,同类则同理,所以他的正名、立辞、辩说以及循令执法都强调以类为基础和根据,以推类为可行的方法。荀子还将“推类”方法引入辩说和政事,并提出“推类不悖”的原则。这表明到了苟子之时,儒家已经将推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在实践应用方面也更加纯熟。汉朝以后,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定于一尊,推类方法也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主导型推理范式。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思想家的说理方法中得到印证。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就总结出了“连类比附”的方法:“合而通之,缘而求之,伍其比,偶其类,览其绪,屠其赘。”[15]他认为,使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穷通天下万物之事理,“《春秋》之道,举往以明来,是故天下有物,视《春秋》所举,与同比者,精微妙以存其意,通伦类以贯其理,天地之变,国家之事,粲然皆见,无可疑也”。[16]董仲舒使用的无非是推类方法。其后的重要思想家王充、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进一步使用“推类”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与当时的有神论思想进行斗争,这就使得推类思想从先秦以来代代有传人,一路绵延不绝,终成代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典型推理范式。
推类方法在我国古代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前面说到的“类似于涵摄式的推论”,这与国人拙于理性思维、不太愿意受到形式的羁绊、长于意象性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在法律适用领域,“推类”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比附方法(或“比”的方法)。陈新宇在《从比附援引到罪刑法定》一书中对“比附”这种中国传统的法律方法做了专门的研究。[17]将“比附”与“推类”方法视为同一方法。所谓比附,既指一种比较成事或相关法律进行判案的行为,也指所引用的案例、成事本身,还指称法律适用的方法,比附方法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定罪方法。其使用可谓源远流长。据学者考证,早在三代时期,罪刑擅断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上下比罪”。《尚书》最早推出“上下比罪”的原则:“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18]《尚书·盘庚》中也有“有咎比于罚”之语。到了汉代,“比附”的使用达到高潮,其证据就是“决事比”的广泛应用。据《汉书·刑法志》记载,在汉武帝时,“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19]到了汉宣帝时,于定国为廷尉,集诸法律凡九百六十卷,大辟四百九十条,一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比汉武帝时又增其数。降至成帝,“决事比”的数目又有了很大的增加。由上可知,在汉朝时,使用“比”的情形较引用正式法律规定要多得多。汉以后,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很多朝代都明确地规定,只有在“罪无正条”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比”的方法,在“罪有正条”的情况下,司法者显然只能做“类似于演绎性”的推导。但是,据学者王侃考证,在唐律中,广为使用的法律方法(举重明轻,举轻明重)仍然是“比附”的方法。[20]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还是由于我国古代没有总结出完整的演绎推理理论,因此学者们不能自觉地应用演绎方法,在许多案件中还是会不自觉地诉诸比附的方法,以求得案件的判处结论。并且,我们注意到,后世的司法者们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恰当地使用“比附”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发展出了“比附”的原理。如在清代时,山东司的司法者明确地说道:“审理案件遇有例无明文原可比附他律定议,然必所引之条与本案事理切合,即或事理不一而彼此情罪事无二致方可原照定谳,庶不失为平允。若不论其事理,不酌其情罪,徒执一二句相似之文率定爰书,殊失立法本意。”[21]由上观之,“比附”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法律实践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