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解读《论语》中的君子观

解读《论语》中的君子观


姚金伟


【摘要】本文探究了《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理解,认识到像“周公”这样完美的君子具有稀缺性,而若维持政权的稳固运行则必须建立常态的人才选拔机制形成常态的管理官僚。而自孔子开始就致力于将读书人或者更确切的说,通过接受教育而成长为社会的道德文化精英推任为常态管理官僚的储备库和后继者,而这就形成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士人政权”。后世儒家通过垄断教育,实现了对理性和权力的双重控制,而孔子及儒家借此在传统社会得以大显。本文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君子;士人;制度;政权
【全文】
  

  “君子”在《论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贵族统治者,也就是所说的“大人”,与之对应的就是地位低下的平民即“小人”;二是通过系统的教育而培养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读书人或者说“高材生”,也就是社会的道德文化精英,在当时被称为“士”。对此林贵长在《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1]一文中,对“君子”这一概念的产生发展做了详细的考证,作者认为:“君子”大约出现在西周初年,起初并非指伦理意义上的“有德之人”,而更多地在政治意义上被引用。它初始含义是“君之子”,后引申为“贵族男子”和“统治者”。作为“有德之人”的“道德君子”的出现经历了一个由“位”到“德”的转变。而孔子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人物,他以“德”诠释君子,以“小人”反衬“君子”,为人们标举了做人典范。前者的概念是非道德化,是由血统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在《诗经·魏风·伐檀》中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之说,此处即是此意。《论语·公治长》中“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季氏》“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为之瞽”;《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以上引文中“君子”都是当权者或贵族之一,当然《论语》中有此意者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而后者的“君子”概念则带有浓厚的道德评价,并且在之后两千多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强化,至今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华文化圈中的个体。《论语》中对此,有大量的描述:《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