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金的权利情结
罗时贵
【摘要】德沃金的权利思想体现于对民权的尊重和捍卫,他不仅要求政府认真对待权利,而且通过建构性解释认真实现权利。他的权利思想是高贵而伟大的、是果敢而执着的、是智慧而柔软的,其权利情结深根于对民权关心的殷切程度超乎常人之故。他的权利财富不仅是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人们重塑新生的财富和源泉。
【关键词】德沃金;权利思想;权利情结
【全文】
一、引言
曹雪芹公当年以“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而了结了他的红楼“情”结,但终究解悟不到曹公内心深处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伤感和依恋,而落下“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刻骨凄凉。但曹公忠诚于“情”的情结,是除魅的执着,即便贫瘠潦倒也永不言弃,是可敬的。而促成红楼能为经典之梦,真正根植于曹公对“情”的未了情的眷恋。无独有偶,德沃金与曹公一样,却也是痴情情种,但德沃金不像曹公痴情于“情”,而是痴情于“权利”。德沃金对权利的追恋,与曹公一样,不惜浓墨地刻划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无怨无悔。
尽管德国法学巨匠耶林在1872年就发出了为权利而斗争的号角,指出了“法律的生命在于斗争,而不在于自然演进”。面对着当时人类政治生活内在困境的种种张力:斗争与和平;权威与正当;强制与自由。而人们要获得重新的生活将必然在这些张力之中继续展开斗争并获得意义。耶林可谓是激进的猛士、英雄和好汉,但终归是南柯一梦,此权仅寄托于希望和未来。
当这一梦想的火炬传递到德沃金之时,便发生戏剧性地变革,在圆耶林之梦的同时亦即完成自己之梦。可见,对权利钟情的人士不仅局限于德沃金,但对权利达到痴情的程度甚至为权利而宁可粉身碎骨的便为德沃金而当仁不让,因此,以此来解读德沃金的权利情结即为诱惑亦为对其权利品格的尊重。
二、认真对待权利
细致揣摩德沃金的“每一个人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和作为平等的人受到对待的权利”。其内心独白要告诉当政的美国政府和官员,政府必须以关怀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统治下的人民。政府不仅要关怀和尊重民权,而且要平等地关怀和尊重民权。不因贫寒、卑贱、肤色、性别而歧视和区别对待,也不因政府谋求大多数人的功利福祉而牺牲少数人利益。要让美国政府和官员清楚地意识到,种族歧视、漠视边缘权利均会给美国陷入更深的危机和矛盾。因此,与其说德沃金在告诫美国政府需要做什么,而更在于显明德沃金是在调和美国当局与民权运动之间的矛盾。所以,历史主义只能加深和扩大矛盾,历史主义所谓的“民权并不意味着所有儿童都将在同一学校读书”以及“平等保护条款并不使种族隔离违宪”受到德沃金的严厉斥责:“当种族问题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时,若把那些就
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投票表决的人们的见解视为反映了一个世纪以后的美国公众道德,那是愚蠢的。这样做也不恰当,它将否定社会有权改变其公众的目的意识,也就意味着完全否定社会具有共同的目的”。德沃金这一警示性的预言,在“布朗诉教育部一案”中得到了纠正,否定了“隔离但平等”的规则,把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隔离(尽管两者教育设施一样),也因此违宪。终于,德沃金是胜利的,其胜利不仅是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权利,而且递进的意义更在于作为“平等之人”受到对待权利。“平等之人”应是德沃金的本旨和目的,人之所以不加歧视地加以平等尊重和对待,是因为源自于“平等之人”,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明示的把人当人对待,而不因为男、女之性而同工不同酬,也不因为城、乡之别而同命不同价。由此可以洞察到德沃金权利思想的深邃和对权利自由的继受、发展。当天赋人权摆脱了神权统治,实现了人的自由,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修补的不仅是人性的扭曲,且在于人成为“人之人”。当中国的妇女从夫权中解脱出来,意味着把妇女当成“人”而非附属物已是历史的进步。德沃金此时不仅要把人当成人对待,而且要把他们当“平等之人”对待,要拥有同样的话语权。德沃金要求政府对于权利的尊重就是要“承认一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完整的成员”。德沃金这一权利思想是高贵的,也必将激励后世的人们为“平等之人”得到同等对待而锲而不舍地奋斗。而现存世俗的、庸俗的、保守的等级观念、差别待遇、歧视政策均因德沃金的高贵权利品格自惭形秽,终究会被历史遗弃而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