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随笔算个啥?——学问评价“歪风”之四

  
  写不出来不是错,说明火力还不够,或者天生就没这份才气。但写不出来却整天骂骂咧咧,或者阴不阴、阳不阳地说自己不想写,就多少有些不对头了。不想写就别写,写不出来就别骂,骂也得一五一十、有根有据地骂,别拿随笔瞎出气。随笔只是一种文体形式,为无数文人所喜爱,它究竟惹到谁了?勿庸置疑,学问的研究对象及成果展示载体所决定,一些学问成果确实需要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成为学问成果的论文文体展示。不仅如此,有创意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还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对科学研究、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思想魅力饱满、表达水平高超的学术论文,还会陶冶思想与理论情操,让读者百读不倦,要不然,我凭什么在火车上也愿意手捧学术论文,不顾车厢内的喧闹与千里路途的颠簸,快乐地度过一个漫漫长夜!但是,无论对学术论文有着多么深情的爱恋,也不能由此抹杀随笔的思想性与学问价值,大街小巷地叫嚣“随笔算个啥”。当思想尚未上升至较为成形的理论,或者当思想迫切需要另一种媒介展示,或者当作者只崇尚思想而无心或无力构建理论的时候,随笔便成为一种极好的学问成果展示形式。大量的媒体都为随笔的创作者提供了宽广的展示舞台,有的还专门开辟专栏,长期登载随笔作品,评点社会万象、谈笑人间百态、论说文化千秋,满足各类有兴致读者的阅读愿望。

  
  甚至还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创作随笔比创作论文难度更大。前文已经指出,随笔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在内涵上要求有很强的思想性,在表达上要求有显著的可读性。因此,作者要用尽可能精练的笔法和尽可能流畅的表达,用尽可能别致的角度和尽可能圆满的逻辑,在尽可能短小的篇幅内展示出尽可能深邃的思想。这并非从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人来即可出色完成的工作,即便从大学校园里抓出一位德高望重的知名教授,也未必能够比划得有滋有味、像模像样。有些人适合搞长篇大论、宏图巨著,并且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人们固然敬佩,但不一定就适合对微型小文精雕细刻、游刃有余。厚道的人都有自知之明,萝卜种不来,或不想种,就老老实实地种自己的白菜,不会去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别以为萝卜就那么好种,也别以为会种萝卜的人就一定不懂得怎么种白菜,更别以为白菜就一定比萝卜好吃。谁比谁好吃,不是种的说了算,而是吃的说了算。

  
  当然,也是同样勿庸置疑,有些随笔短小但不精悍,缺乏思想性与可读性,并不能叫人恭维,对不起观众和读者。这在根本上还是因为随笔作者自身尚不具备优秀的随笔创作能力,或者在创作某篇随笔作品时没有很认真地发挥其思想与表达的展示水准,有的则可能是外行人下笔不谨慎,不求甚解地扮演内行人妄加评说。同时,也有不容忽视的外因。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我在文章开头已经指出,随笔的贬低者除了一些无聊小众,还有一些针对学问评价的掌权者。当下科研考核与职称评定机制流行“量化”与“格式化”,以字数衡量水平,以文体裁判高低。只认学术论文,不认学术随笔;长篇大论左右逢源,随笔则被贬为“小打小闹”。在随笔不“入流”的学术环境,使原本很有随笔撰写天赋的人,不可能耗时尽心地去鼓捣吃力不讨好的随笔。内外因叠加在一起,使当下随笔创作尤其是学术随笔创作的状况不叫人喜,真正优秀的好随笔并不多见,反而有大量糟糕透顶的随笔充斥于学问市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