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跨国并购(三)

  资产有三种专用性:一是资产本身的专用性,如特殊设计只能加工某种原料的设备。二是资产选址的专用性、为节省运输费用,设备一般座落在原料产地附近,一旦建成,移动的费用很高;三是人力资产专用性,企业雇员积累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其专用性越高。资产的专用性越高,市场交易费用越多,因为交易双方都势必在谈判和签订合同时强调和确保合同的安全履行、为此就要付出更大的监督和履行费用。当其达到一定高度,市场交易的潜在费用就会阻止企业继续依赖市场,这时并购就会出现。
  市场不确定意味着有关价格、质量,品种、交易伙伴以及供求双方可能的搭配等方面的情况是难以预见清楚的,它通常发生在生产者和分配销售者之间对购销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交易费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对合同条款的要求越来越复杂,这既增加了达成合同的成本,也降低了适应市场条件变化的灵活性。由于节约目的,生产者和购销者就势必合并起来,以一体化的组织替代市场合同的交易。
  交易频率如果很大,就值得双方花费资源去做一个特殊安排。尽管这种特殊安排可能花费不少资源但这种花费可以分摊到大量不断进行的交易中去,这样,相对交易费用便下降了,当这种费用的节约大于企业运转管理成本时,并购就发生了。
   通过并购节约交易费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通过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获得产品--知识。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情况下,知识的市场价值难以实现,即便得以实现,也需要付出高昂的谈判成本和监督成本。这时,可通过并购使专门的知识在同一企业内运用,达到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
   2、企业的商誉作为无形资产,其运用也会遇到外部问题。因为某一商标使用者降低其产品质量,可以获得成本下降的大部分好处,而商誉损失则由所有商标使用者共同承担。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两条:一是增加监督,保证合同规定的产品质量,但会使监督成本大大增加;二是通过并购将商标使用者变为企业内部成员。作为内部成员,降低质量只会承受损失而得不到利益,消除了机会主义动机。
   3、有些企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专门中间产品投入,而这些中间产品市场常存在供给的不确定性、质量难以控制和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这时,企业常通过合约固定交易条件,但这种合约会约束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当这一矛盾难以解决时,通过并购将合作者变为内部机构,就可以消除上述问题。
   4、一些生产企业,为开拓市场,需要大量的促销投资,这种投资由于专用于某一企业的某一产品,会有很强的的资产专用性。同时销售企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一定程度上形成进入壁垒,限制竞争者加入,形成市场中的少数问题。当市场中存在少数问题时,一旦投入较强专用性资本,就要承担对方违约造成的巨大损失。为减少这种风险,要付出高额的谈判成本和监督成本。在这种成本高到一定程度时,并购就成为最佳选择。
   5、企业通过并购形成规模庞大的组织,使组织内部的职能相分离,形成一个以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市场体系。一般认为,用企业内的行政指令来协调内部组织活动所需的管理成本较市场运作的交易成本要低。
   二、交易费用理论对跨国并购的适用性问题
   交易费用理论的奠基者,一位后来移居美国的英藉学者罗纳德. 科斯,早在1937年,就在他的一篇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企业均衡规模和市场交易内部化的思想。他指出:“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通过公开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确定契约双方责权的成本,交易和支付的风险,以及交付税款等等。上述成本的存在意味着只要企业能在内部组织交易并花费比公开市场交易更低的成本,企业就会自己来从事这些交易并使之内部化。企业也正因此产生通过并购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当然,科斯的这些思想,最初只是用来说明企业在一国内的组织规模而扩展的。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跨国并购为什么会发生的原因。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