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从“私臣”到“公仆”
王怡
【关键词】私臣;皇权专制;财产权
【全文】
-------------------------------------------------------------------------------
秦汉之际,废封建而置郡县,所谓“化家为国”。原有的旧贵族纷纷倒下,唯有一家成为九五之尊。封建制下,封建主依靠家臣进行管理,是为“私臣”。化为政治国家之后,官僚体系慢慢形成,朝廷所设之官职,是为公职,虽然名义上皇帝对于人事任免有最终的决定权,任命亦以皇帝本人的名义发出,我们却不能再简单的视其为一种以皇帝私人为雇主的雇佣关系了。虽然在皇权专制主义(李慎之)之下,有着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威权,但依据儒家的教义,国家官员也并不能简单的视为仅仅对皇帝一个人负责。
余英时认为,“由私臣转化为公职是历史上官僚制度发展的形态之一,中国自战国以来即有此转化,自秦汉大一统而益为显著”。钱穆先生从汉以来的官职称谓上曾经分析了这种转化的痕迹。最明显的是宰相制度。按余英时的说法,宰相制度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即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唐宋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清废相之后的内阁制。单单就“宰相”一词看,所谓“宰”,本是封建时代负责贵族家庭祭祀的家臣,由于祭祀一事的至关重要,当时天子诸侯乃至一切贵族公卿家里的管家,都叫做“宰”。而“相”者,与“丞”一样,副贰之义也。所谓“丞相”,字面上理解就是副官,如今日结婚时的伴郎伴娘,便俗称“傧相”。封建时代封君们的管家,习惯上在内称“宰”,出外则称“相”。
三公中的“御史中丞”一职,这个“中”是指皇宫当中,中丞就是大内的管家。字面上看也是一个“私臣”,却由此发展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监察台谏制度。再有“尚书”一词也是如此。汉代时皇帝有六个“私臣”,称为“六尚”,分别是尚衣、尚食、尚冠、尚浴、尚席和尚书。尚书等于是一个大内的秘书,结果后来却出宫去发展成国家的政府骨架。
英国的官僚制度也是循着这个途径来的,使政府逐步脱离于王室。这个过程比我们晚得多,却比我们来得砍切。Chancellor本来也是一个私臣,是为英王起草文书和保管王印的人,类似我们的尚书或者中书。13世纪后慢慢转化为政府的公职,成为大臣之首,即首相。办公既然繁忙,以后便搬出宫去,从宫廷中分化出来(我们直到清朝,中央政府的办公地点都在紫禁城内)。到了爱德华三世(1327-1377),首相府正式成为独立的政府机构,英王绝不能再视他为私臣了。令人兴奋的是,英国的政府从王室中一旦独立出来,就从此不再受到王权的横加干扰。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有封建贵族撑腰。贵族与王权之间的对抗和妥协,使得一个独立的政府终于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