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中小企业扶持,着力壮大市场主体。一是推动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实。2011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09〕35号)和《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若干意见》(豫政〔2009〕36号)等文件精神,整合完善配套措施,全面落实有关中小企业创业、培训、融资、土地、信息化等优惠政策。二是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开展订单式服务,形成“政府推动引导、中介机构参与、市场化运作”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参与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扩大中小企业人员培训范围,增加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三是健全创业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把创业的支持重点放在中小企业的孵化、引进和培育上,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放宽企业登记。广泛开展中小企业创业服务活动,在信息咨询、创业辅导、行政审批、证照办理等方面开展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初创企业困难。四是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深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推出更多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投放力度和覆盖面,力争2011年中小企业融资增速高于信贷平均增速。稳步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展各种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发挥好担保公司再担保作用。五是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落实好产业集聚区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集聚区发展。完善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支持协调各产业集聚区为中小企业创业开辟专门的创业孵化园区,落实优惠政策,提升服务功能。引导中小企业进驻集聚区标准化厂房,逐步形成企业集聚发展的格局。
(五)强化工业项目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21工程”。2011年,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全市新开工超1000万元的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200亿元以上,年底新竣工重点项目100个。通过“121工程”的实施,确保全市工业投资较快增长。二是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对列入“121工程”的工业项目,要充分发挥工业引导资金的作用,加大支持力度,优先争取政策性资金、金融资金、项目用地、环境容量、煤电油运气等的需要。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完善前期工作联动推进机制,实施联审联办联批制度。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机制,确保每个项目自始至终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跟踪到底。三是及时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完善项目建设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对一些突发性问题,随时召开协调会,随时解决;要研究银企对接合作的新模式,探索建立大项目融资协调会商机制,构建新型银企合作关系,促使银行主动加强对重点项目,特别是中小企业新开工项目的贷款支持。同时建立多部门联合打击恶意骗贷、逃贷工作机制,规范金融环境,提高企业诚信意识。要按照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容积率,破解企业和项目用地难题。对于一些重大项目要实施重点监控、重点服务、重点督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