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面向农林牧业不同需求,结合本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种植基地小气候观测系统建设。
4.每个县布设3-5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配备1-2套便携式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逐步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系统。
5.完善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监测水平。
(二)积极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1.气象、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共同组建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共同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2.结合各地农业产业布局,开展适合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的专项气象服务。
3.面向大型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开展全程系列化气象服务。
4.开展农业及气象灾害调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研发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技术和应对措施。
5.建立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和网站,编制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时效。
(三)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
1.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中心,主管市长任指挥长,气象、民政、农业、水利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区政府主管领导为指挥中心成员;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各县政府相应成立县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中心。市、县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中心应当配备人员编制,制定工作流程,搭建指挥平台。各乡(镇)政府要明确一名乡(镇)长分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2.各县(区)所有乡(镇)要建立“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气象信息服务站,并指定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各行政村至少要有一名气象灾害信息员。各级政府要将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纳入基层专业应急救援体系,给予经费保障,并加强管理。
3.编制出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4.建立和完善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县(区)级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各单位预案联动、信息联动、措施联动。
5.在气象灾害危险区设立警示牌,明确群众转移路线,制定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联系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6.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