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由教师教育学院专职教师与当地齐鲁名师、特级教师等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高素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立教师教育学院专职教师定期到当地中小学了解、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制度。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中学教师师资培养试行“二次选拔、三段培养”教师教育新模式。先进行学科专业教育,对在普通院系完成学科专业学习任务且有志于从教者,进行学业考察和面试,优秀者进入教师教育学院学习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开展教育见习、实习。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师资试行全科综合培养模式。
--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学科教育+教师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德教育,强化“教育见习、模拟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校地合作建立稳定的师范生见习、实习基地。
--加强教师培训。校地双方统筹规划当地教师培训,拟定年度教师培训计划,依托教师教育基地共同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工作。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
县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整合县域内教师进修学校、教研、教科研、电教等教师教育资源,组建县级教师教育基地。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重视对各级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业务管理与指导,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整合县级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教学研究网络和平台资源,强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加强与山东教师教育网的互联互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建立高素质、专业化、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教育研究队伍,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提供指导和服务。协助高校、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师范生见习和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
--加强与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和中小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师培训网络,成为区域内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三、实施步骤
省教育厅、财政厅将根据全省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和工作实际,对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进行总体布局,下达年度建设计划(另文下发)。省教育厅研究制定省级和县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各有关高校和市地根据全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布局,依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当地教师教育实际,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改革方案,在整合高校以及区域内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标准组建教师教育基地。省教育厅、财政厅根据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的情况,分期择优进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