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动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等方面的责任,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同时有效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残疾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预防为主,有效干预。广泛普及残疾预防知识,认真落实残疾预防干预措施,加快推进残疾康复工作,大力提高公众残疾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针对各类致残主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知情同意,以一级预防为重点,选择简便易行、效果肯定、群众接受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残疾预防成效。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实际,找准残疾发生的主要原因,制订预防控制残疾的有效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发挥当地技术和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残疾预防和控制工作。
四、具体内容
(一)一级预防
1.开展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普及防残知识
(1)结合“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在社区和群众中广泛传播残疾预防科普知识。
(2)积极与媒体合作,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文体明星作为“行动计划爱心大使”,在各级媒体开展“行动计划”新闻宣传、制作专题节目。
(3)组织专业人员设计“行动计划”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制品。
(4)开展“行动计划”大型知识竞赛、专题晚会、征文、书画比赛、慈善募捐等社会活动。
(5)选择举办婚礼比较集中的时段,采取多种形式向新婚夫妇宣传生殖健康科学知识。
(6)将“行动计划”的有关内容纳入医院健康教育、驾校、婚检及孕产妇保健等教学内容。
(7)将预防残疾的科普知识列为中、小学生以及居民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8)设计“行动计划”的统一宣传口号和标识,制订统一、分类的残疾预防宣传手册,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宣传活动,积极吸引全社会关注和参与。
(9)将每年的“助残日”作为全市“行动计划”宣传日,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全市统一宣传活动。
2.落实各项安全用药措施,预防药物致残
(1)组织开展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检查督导和处方点评活动,督促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三合理”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