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1)打造海西装备制造基地,要符合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的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方向,并顺应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高效低耗、大容量、高参数化;服务在价值链中的增值化;生产过程及设备的柔性化;产品和制造过程的绿色化;企业的“虚拟化”和制造的网络化;产品、设计、制造、管理的数字化。(2)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要成为海西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发展重点。总体战略思路要从注重招商引资转向注重内生发展,由“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转而“不求所在,但求所有”,从“逆向发展”思路的回归中,着力发展关键零部件,对于高校有待产业化的科研成果,采取“第二个吃螃蟹”的战略;与海峡对岸各自发挥优势,互补互利,形成经济共同体。(3)海西装备制造业基地采取内生发展为主的战略,其路径为:上下延伸,即从整机延伸到零件,延伸到材料,或相反;工程总包,即从单机销售到成线提供,到工程总承包,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循环经济,如龙净公司从事除尘设备的生产,同时利用煤灰制砖,还可带动海源的制砖机生产和销售;系统集成,即从应用入手,采取技术集成路线,像厦门思尔特公司那样,向用户提供系统,逐渐进入核心设备的研制;整合资源,即企业间合作互利,共建、共用通用平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政策扶持,即通过普适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制定入市门槛,制止过度竞争,政府各部门形成合力,避免行政资源的滥用和作用力抵消。(4)福建装备制造企业要关注国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培养人才,打造自己品牌,推进专业生产,注重行业协同,加强企业管理。(5)海西装备制造业基地要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效节能电机、智能仪表及执行器、高压液压元件、精密功能部件、大型精密铸锻件、特种船舶、精密数控刀具、旋转模切刀辊、高端纺织机械、数控石材设备、直驱式风机电机、特种电缆、节能清洁水泥设备、智能工程机械、城市垃圾处理设备、智能电网设备、燃料电池。
分管领导:李川副省长
牵头单位:省经贸委
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四、邹德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关于推进福建省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主要内容:(1)做大做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能起到核心城市功能。要积极创建城市大事件,制造城市亮点,塑造城市品牌效应。(2)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做精中等城市的产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发展格局,确保中等城市具有各自特色的优势,并能在城市联盟中起到中间节点的作用。(3)稳妥推进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对县以下小城镇大胆放权,利用现有的基础与优势进行招商引资,使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极具活力。(4)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旅游城市先天优势,大力开发现代服务业,保障重点产业发展空间,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高新技术行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5)扶持高新产业园区的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的硬件与软件质量,筑巢引凤、吸引知名外企入驻,提升经济与品牌效应。提升海峡西岸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进跨省域产业协作。(6)加强农村的发展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进行新农村规划,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营造投资环境,提供农民工的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基地,依托农村现有的生态环境、风土人情优势、开发农村旅游业。(7)有重点、保重点的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集中投资辐射面广、影响大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这些地区的交通枢纽与交通接驳。综合规划这些地区的轨道公共交通设施,促进大交通与都市区紧密相连。(8)城市开发与建设不能搞平均主义,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的进行发展。充分发挥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优势地位。塑造知名城市品牌,先点后面的进行规划和开发,最终促进城市联盟体共同繁荣。要避免单个城市盲目壮大,应在区域协调基础上,推动都市群整体发展壮大。(9)要建立相应的实体机构,出台相关政策,从上到下推动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