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成立863计划监督委员会,加强监督。为了保证863计划在其管理办法和规定程序下公开、公平和公正地实施,保证863计划课题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和科学性,2002年8月,科技部正式成立由9名科技界德高望重的院士组成的863计划监督委员会,这标志着863计划的管理和监督走向成熟。863计划监督委员会的宗旨是监督计划中的不正之风和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倡导实事求是、探索求真的工作作风。到目前为止,监督委员会已经召开了两次全体会议,制定了章程、工作程序并对有关投诉进行研究处理。全年共有书面投诉14件,都进行了处理并给予答复。
四是做好中期检查,加强过程管理。根据863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和863联办的统一部署,各领域于2002年10-11月对第一批课题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中期检查,并对所有100万元以上的课题(约占总课题数的60%)进行了重点检查和评估。根据部领导指示,为了保证课题检查的客观性,在中期检查中各领域聘请了部分非863计划专家参加检查工作。2003年初,各领域重点结合2002年课题检查情况,对本领域工作的进展情况、课题滚动调整的基本考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措施建议等方面向李部长和马部长进行了汇报,得到了部领导的肯定。
五是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2002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第二年,863计划课题立项、监管、拨款等任务十分繁重,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2002年将提高管理效率也作为重点任务。通过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领域办、主题专家组和各中心的作用;通过开发预算编制软件等管理应用软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明确时间节点要求,保证各项工作按期完成。
3.注重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结合
在863计划实施过程中,注重了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的结合。
在研究开发方面,在主题项目中设立了面向应用研究类(B类)项目,加大了企业参与863计划力度;在主题和重大专项中尝试快速反应机制,使具有原创性的课题能够得到及时支持;有些研发目标明确的重大专项采取了公司方式运作,如电动汽车专项组建了两个股份有限公司,将研究开发和应用结合在一起,加快了研究开发的进程;有些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专项组建了研发基地,如集成电路设计重大专项组建了北京、杭州等7个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为专项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条件。
在推动产业化方面,为了从整体上部署和推动“十五”期间863计划产业化工作,863联办着手研究了《关于大力推进863计划产业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其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863计划产业化工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高举旗帜,整体部署,注重衔接,加强集成,培育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在管理创新方面,逐步引入项目监理制、业主负责制和中介评估制,实行项目全过程目标管理,提高合同的约束力,保质保量地完成863计划项目;在重大专项中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试点;在重大专项实施时,加强与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的结合,通过863计划的实施,不仅出技术、出成果,而且要建成一批可持续利用的研发基地,形成优秀团队。一些项目还引入了个人股份、期权等个人激励机制,加快了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