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关于实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
(科发计字[2003]151号)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在2002年我院确定了新时期办院方针的基础上,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研究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时研究制定我院新时期发展战略,对于落实办院方针,进一步推进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现我院宏伟发展蓝图,加快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做出重大创新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见。
新时期发展战略由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部分组成,其中,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是核心,科技创新人才战略是关键,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础。为使我院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全面理解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内涵,并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现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特提出本指导意见。
一、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
(一)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求,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出发,以世界水平看科学创新,以国际竞争能力看技术创新与发展;从以跟踪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为主,从以模仿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为主;从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科技布局转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并优选创新领域,从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转向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从以自我循环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向社会化和规模产业化;推进有条件的研究所和研究领域率先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能力。
(二)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目标
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本世纪头20年将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国家科研机构,实现我院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我国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率先实现科技现代化做出历史性贡献。
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分阶段目标是:
1、至2005年,全面完成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工作目标,全院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国际著名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创新成果。全院发表的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国际影响的科学论文数翻一番,高水平研究论文数量达到8000篇左右;在我国科研机构科学产出排名中,我院研究所在前20名继续保持绝对优势;在国家高等级科学奖励获奖比例上继续保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