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和多学科综合交叉,为载人航天、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成功建设提供了可靠理论支持;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的前瞻性研究,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能源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拓展以及对深海、深地、深空的探索,为改善民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 上海光源、郭守敬望远镜等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工程建设完成 ,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新建1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
--基础研究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0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已达 255万人年,从事基础研究的全时人员当量超过17.3万人年;涌现出大批杰出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人员,同时也通过“千人计划”等措施从海外引进了大批高水平学者。中青年科学家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后备人才队伍逐步成长,一批优秀团队正在崛起,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全球海洋观测计划(ARGO)、国际大陆钻探(ICDP)、国际大洋钻探(IODP)、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等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数明显增加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地球空间双星探测等 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国际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国际科学影响力不断提升。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知识创造呈现爆发性增长,基础研究的积淀正在为新的科技革命积蓄能量 。基础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拓展,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的科学前沿不断 产生,纳米科学、宇宙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等主要 领域出现群体突破的态势。气候变化、能源短缺、人口健康、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基础研究开辟新方向、探索新路径、实现新突破。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竞争关口已前移到基础研究;发达国家努力保持在基础研究的领先地位,而新兴经济体则希望通过基础研究的突破实现增强综合国力的“弯道超车”。在全球科技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基础研究对科技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更加深远,战略意义更加凸显。
“十二五”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攻坚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必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作用。只有扎实 搞好基础研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互动,才能建立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只有在能源、资源、材料、生物、地球、环境等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 取得新突破,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才能避免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老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管“十一五”我国基础研究快速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代科学在我国的历史不长,基础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较少,世界级科学家不多,一些管理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基础研究创新发展,基础研究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还需加强,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仍然偏低。面对新的形势和需求,我们要把握好全球科技发展 的新特点和趋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全面谋划、系统部署,优先发展、强化支持,努力开创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求真探源、人才为本,发展基地、营造环境,双力驱动、重点突破 ”的方针,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落实《规划纲要》战略部署 ;瞄准科学前沿,鼓励自由探索,冲击世界科学难题;围绕国家 重大战略需求,着力解决制约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全面推进知识创新
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基地和世界先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 引领作用,显著提升我国在世界科学中的地位。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基础研究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知识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研条件和环境大幅改善,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增强,基础研究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主要目标如下:
--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数学、材料、计算机、工程、物理、化学、地学等学科继续保持优势,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农学、天文学等取得长足进步,培育和开拓一批新的研究方向,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