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发布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专项2011年度国内研究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科基函〔201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司:
根据磁约束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总体工作安排,科技部将继续部署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2011年度国内研究项目。现将申报指南和申报要求(见附件1)予以公布,请你们根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并按照格式要求填写项目申请书。其中“磁约束聚变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和“核聚变堆关键材料的辐照损伤机理的基础研究”方向按附件2格式填写课题申请书。
受理日期为8月15日8:00至8月19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请申报单位在受理期内将项目申请书一式15份(1份为签字盖章原件,其它为复印件)和申请书电子版(光盘)报送至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
联 系 人:杨长春 傅小锋
电 话:010-68588309 58881511
传 真:010-68588276 58881589
电子邮件:iterchina@most.cn
附件:1. ITER计划专项2011年度国内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要求
2. 课题申请书格式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二O一一年七月五日
附件1:
关于ITER计划专项2011年度国内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要求
一、项目指南
1. EAST关键物理诊断及实验基础平台
发展关键物理参数分布的诊断,包括电子/离子密度和温度、辐射功率、主要杂质密度、电流密度、高能电子和离子、等离子体旋转、中性粒子等剖面分布参数的诊断,移植、二次开发国际上已发展成熟的等离子体平衡、加热/电流驱动和输运程序使之适用于EAST,将两者结合获得自洽的、完整的各种等离子体动理学参数在磁面上的剖面分布信息。为国内外科学家开展约束、输运、稳定性、波粒相互作用、边界等物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搭建一个国际水平的实验基础平台。
2. EAST长脉冲电子回旋加热技术及实验研究
在EAST上建成4MW 10-100秒长脉冲电子回旋系统,消化吸收ITER装置先进的ECRH技术,发展长脉冲兆瓦级回旋管的技术、高功率毫米波传输及测量技术、实时反馈控制集束天线发射技术、高电压大电流长脉冲电源技术;在EAST托卡马克上开展相关的电子回旋加热和电流驱动实验研究,解决长脉冲条件下波与等离子体有效耦合,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实验上率先开展10-100秒加热和驱动试验,实现长脉冲的H模。
3. HL-2A装置大功率中性束加热技术与实验研究
中性束注入(NBI)是聚变堆关键的加热技术,在HL-2A上进一步发展3MW中性束注入系统,使该装置NBI加热功率达到5MW。消化吸收ITER装置先进的NBI关键技术,开展RF离子源技术、热阴极长脉冲弧源等离子体参数控制、离子源引出电极工艺、注入器关键器件极限热负荷工程技术、高真空抽速、长脉冲电源控制、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基于60kV/40A离子源的中性束注入加热束线,单线束注入功率达到3MW。在HL-2A装置上开展大功率NBI加热和电流驱动下的前沿物理实验研究。
4. HL-2A装置大功率LHCD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
提升HL-2A装置的长脉冲LHCD工程技术水平,满足该装置高参数下等离子体电流驱动和剖面控制需求,消化吸收ITER装置先进的LHCD技术,开展S波段频率3.7GHz功率输出4MW的高效率微波传输、高功率微波器件、先进的PAM阵列相控天线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输出功率2MW完整LHCD电流驱动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在HL-2A装置上开展高效率长脉冲电流驱动、电流剖面控制及磁流体不稳定性控制等实验研究。
5. 磁约束聚变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
围绕EAST及HL-2A装置实验物理研究、ITER实验预测及运行优化、聚变工程堆集成设计模拟等方面,注重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托卡马克主要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重点研究快粒子物理、波加热和电流驱动、磁流体不稳定性、堆芯约束和边界输运物理等。鼓励开发并集成基于第一性原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程序,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模拟工具和新算法,用于研究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和稳态运行。
6. 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位行研究
建造反场箍缩环形磁约束实验装置KTX,其参数为:大半径1.4m,小半径0.4m,放电电流1MA,电子密度2x10
19m
-3,电子温度约600eV,放电时间 30~100ms。在KTX装置上初步开展与ITER相关的高温磁约束等离子体基础研究,包括涉及高比压的电阻壁模、边界随机磁场、等离子体控制等方面,同时开展RFP的基本理论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加速培养高温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方面的人才。
7. 低再循环准稳态高约束模式的实验研究
依托EAST超导托卡马克实验平台;发展降低再循环的有效手段和等离子体芯部加料技术;完善中性粒子和等离子体测量设备;结合数值模拟程序,研究低再循环改善等离子体约束的物理机制和低再循环在维持准稳态高约束模式中发挥的作用。通过降低再循环来促进准稳态高约束模式的获得,以实现准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为未来ITER实现400秒的准稳态高约束模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预期在低再循环改善约束和维持准稳态高约束模式机理的研究上取得突破,为ITER提供重要的物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