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处理好服务青年中的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服务与引导的关系。服务青年要紧紧抓住促进青年健康成长这个中心,服务中有引导,服务中有导向。二是要处理好服务青年与服务团的工作的关系。服务团的工作本身就是服务青年,但不能用服务团的工作代替服务青年。三是要处理好服务青年和关注社会的关系。团属报刊关于社会问题的报道应该有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推动青年成长环境的不断优化。要善于运用青年的眼光、青年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在青年与社会的结合点上关注社会问题。
四、积极探索团属报刊的发展道路
13.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坚持正确导向是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始终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正确导向与报刊改革发展并不矛盾,正确导向是报刊发展的前提,报刊事业发展壮大是更好地坚持导向的保障。
14.进行准确的读者定位。准确的读者定位,是实现报刊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的问题。团属报刊主要以青年为读者,但在报刊市场越来越细分的情况下,一般性的“青年”定位流于空泛。团属报刊整体上应覆盖所有的青年群体,但具体到一种报刊,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青年和青年的不同需求进行报刊定位,形成各自的特色和所在领域的权威性,增强必读性。找准定位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的过程,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自觉接受市场检验。
15.提高办报办刊质量。报刊质量是报刊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提高质量,要做到报刊内容与定位的“名实相符”,为读者提供适销对路的精神产品。要在选题、策划、采编上下苦功夫,精心做好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版面,为青年读者提供思想正确、水平较高、编排精良、符合阅读习惯的优秀作品。要注意报刊的版面设计和印刷质量,形成鲜明的特色,把团属报刊办成读者欢迎的精品。要打造团属报刊的品牌,加强读者反馈和质量监督,形成稳定的办报办刊质量。报刊的质量取决于编辑记者队伍的水平,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名编辑、名记者,使加强编辑记者队伍建设和提高办报办刊质量相互促进。
16.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经营道路。团属报刊的发展重在不断创新机制,提高竞争力,在做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和一定的资产积聚,最终做大。在探索发展的实践中,各报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既可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也可以依托报刊集团,充分利用集团优势发展自己。要重视发行工作,在已有邮发和二渠道发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自建网络、自办发行的路子,同时要注意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不断提高报刊的发行数。要抓住经济发展带来广告市场繁荣的重要机遇,研究企业需求和受众需要,提供有效广告平台,扩大团属报刊在媒体广告市场的份额。团属报刊之间要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发挥团属报刊的整体优势和网络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