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总结和汲取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最佳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概念,并为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准则。《指南》认为,法律风险管理流程的组织实施需要一个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的方针、组织职能、资源配置、信息沟通传递机制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法律风险管理方针;与法律风险管理目标匹配的组织职能和资源保障;相关的制度和内部流程控制,使法律风险管理嵌入到组织的所有活动和过程中;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关于法律风险管理的沟通机制;法律风险管理文化;法律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方法、工具等。根据当前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笔者认为,典型的、成熟的企业法律管理体系应当由六大要素、三大模块涵盖境内、境外两大领域一体化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组成。所谓三大模块是指上文所述的由法律风险的分析、法律风险的控制和法律风险的控制实施评估组成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三大过程模块。所谓六大构成要素是指,由组织、职能、制度、流程、信息系统、企业文化组成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六大构成要素。
二、当前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与需求分析
(一)当前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
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以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部分大型企业已经独立开展或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下开展法律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截至2011年6月底,在120户中央企业中,有117户建立了总法律顾问制度,占98%。在1155户中央企业重要子企业中,有1058户建立了总法律顾问制度,占92%。中央企业规章制度法律审核率平均达到97.3%,经济合同法律审核率平均达到98.1%,重要决策法律审核率平均达到99.4%。在第二个“三年目标”实施期间,中央企业历史遗留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有75%已得到妥善解决,因违法违规引发的新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已极少发生。通过实施第二个“三年目标”,中央企业法制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保障企业依法决策、防控企业法律风险、规范企业改革重组、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近些年的大力推动和自觉发展,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虽然取得了诸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法律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