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情与法的双赢

情与法的双赢



──朗计红抢夺案的法理思考

汪越峰


【摘要】通过对朗计红抢夺案的介绍,对法院判决结果折射的情与法的内在冲突进行法理分析,倡导正确的法律价值观。
【关键词】朗计红 抢夺案 情与法 冲突
【全文】
  
  2009年11月3日,郎计红因抢包被辉县市公安局民警抓获。审讯中郎计红交代,抢包是因为自己身患尿毒症的妻子施新红需要继续到医院做透析,而自己到处借钱碰壁,“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有了抢包念头的。2010年1月14日,辉县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根据《刑法》对抢夺罪的量刑以及被告人抢夺的金额,应该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法庭当庭宣判的判决结果是:被告人郎计红犯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2000元。对此判决结果,有观点称,为病重的妻子想尽办法筹钱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因此就在法律面前讲人情。但法庭认为,对郎计红的判决体现了《刑法》“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的原则。[1]

  
  此案的判决引发了社会广泛的争论。人们对此案中折射出的情与法、道德与法制的冲突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迫于无奈”是否就可获得“法外开恩”呢?

  
  “刑事判决的‘情感化’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河南省渑池县人民法院法官张娴在一篇文章中表明了她的观点。文中指出,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实施制裁,以达警示震慑作用,否则“人们可能会产生一种误解和思潮,误认为只要犯罪的前提是‘迫于无奈’就有可能‘法外开恩’”。她认为:“按法律规定,郎计红应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不能适用缓刑。”她说,法律是至高无上的,辉县市人民法院的判决违反了法律的公正性与严肃性,不利于我国司法的权威性与惩治犯罪的震慑性。她说,法官作为执法者不允许在案件中添加私人的情感。并且只要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不论其行为在“道德情感”的层面上是如何让人感动与心痛,都应受到惩处,这才能体现法律的权威性。

  
  与张娴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北京市国理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东升。他表示,应当考虑社会影响,将法律的规范作用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以体现法律的“宽严相济”。但当情与法发生冲突时,应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郎计红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筹措资金,而不应该采取这种违法犯罪的方式,他应该知道自己的行为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